天州的老城区其实有两种说法,一是七八十年代之前,甚至是民国时期或更早的卫城,这一般指的是上开区老城里一带,毕竟早期卫城的城墙、城门都在老城里之内,再往外看,都是一片开挖,早年间开挖之地唯一有人的就是北城,那是因为北城产盐,最早将盐堆起成山,下雨的话,盐便形成了一大坨,而那个地方最后也被称为盐坨。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建国后天州城扩建,有了市内六区,这里的老城区,便指的是上开去和洪桥区的交界一带,八九十年代以后,洪桥区一直处于经济开发的滞后区,但却保留了早期市民的底层市井风,说是穷也没错,但的确老风、老味儿。
而罗旭姥姥家,便在洪桥区的一个三十多年房龄的老居民楼。
楼间距小、绿化不多,甚至连小区门都很小,要不是前几年的改造,汽车都很难进去。
当然,现在也进不去。
老小区的特点就是地方小、人多,如今车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别说楼下了,就连小区口都停满了。
所以罗旭只得在稍远的地方找了个停车场,然后步行近一公里的路程。
一路上,罗旭和刘桐拎着菜,韩蓉、罗燕娘俩则挎着胳膊走在最前面。
罗强则走在最外面,一边走,一边低着头抽烟,他本来话也不多,跟个隐形人似的。
正走着,罗旭接到了于雷的电话。
罗旭便和他简单说了一下今晚有事,让他直接回家,不过于雷却有些担心,毕竟昨儿老宅有人爬房顶,所以便说自己打算过去盯一盯。
罗旭想了想,这倒是周全,虽然自己已经把老爷子的壶换了,但要是真有人来,也难免吓着老爷子。
“行,雷子,那就辛苦你去一趟,不过我家锁门了,你直接去老爷子那吧!”
“好,反正上次也去过,我就在院子里蹲着,不碍着老爷子歇着!”
于雷说完,便挂了电话。
不得不说,这通电话让罗旭蛮感动的。
他没想到,这件事会让于雷这么上心,按理说,这都不是他工作的分内之事。
这哥们,是真能处!
很快,罗家几口子便走进了楼门,爬上了五楼。
几声敲门,只见门开了。
来开门的是韩丽梅的闺女,张雪。
见韩蓉几人,张雪的脸色没什么变化,也没说什么,只是转头朝着屋子里喊了一声。
“妈,我大姨来了。”
“行,进来吧。”
韩丽梅主人般的语气从屋内传来。
罗家人闻声无不尴尬,不过韩蓉还是强挤出笑意走了进去。
这房子不大,四十多平。
由于韩家八十年代末就在这里住,所以屋里是满满登登的,老式立柜、玻璃柜门、漆皮斑驳的老桌子,还有一些该扔、不该扔的随手堆在墙角的杂物。
让孩子们把菜放下,韩蓉便进了礼物:“妈,吃饭吧,刚炒的菜,咱趁热。”
屋里的炕上坐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