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穿越1950年的 > 第333章 高速公路(第2页)

第333章 高速公路(第2页)

深市由县变成县级市,现在又变成了地级市,如果特区继续发展,一个副省级城市是跑不了的,说不定在地位上还能超过羊城这个省会城市。

一个发达的城市,必须拥有发达的道路交通和地铁轨道,如果成了堵城,那效率何在?

“听说修高速公路很费钱的,除了公路,还有桥梁和隧道,这样的项目得多少造价啊?”

“嘁,你们深城很富裕吗?还修高速公路,我们羊城可没那么多钱用在修路上。”

要致富,先修路的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就连领导群体,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民众们快速脱贫致富。因此,对高速公路的事情,热情不高,有的同志甚至还带着抵触情绪。

“从深市连接其他城市也行,只是咱们羊城的发展可就会要滞后了。”李旭东还真不怎么在乎羊城,公路不是铁路,只要李旭东向老领导报备,他有信心让老领导批复几条高速公路,不要国家出钱就能建成,何乐而不为呢。

历史上华夏第一条高速公路是沈大高速,八三年经过论证开始立项,八四年六月开始修建,但第一条建成通车的却是沪嘉高速公路。南北方地域的温度差异严重限制了北方高速公路的发展。

“修建高速公路的事儿不是小事,我们省财政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得向国家申请才行。这样吧,我们请交通厅的同志拿出论证报告,然后再向交通部申请,大家觉得怎么样?”书记斟酌了一番之后问道。

“书记,其实不必向国家财政申请的,申请了国家也拿不出钱,不如让那些资本参与进来,让他们承包一部分路段,按投资比例分配二十年内的高速公路收费权,咱们只需要验收就行了。这样做,我们不仅能克服高速公路建设缺乏经验、缺乏技术标准、缺乏人才和缺乏设计施工技术等诸多困难,突破多项重大技术“瓶颈”,还能积累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等全过程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李旭东知道,随着华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公路建设长期滞后所产生的后果将充分暴露出来。等到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公路运输需求持续增加,社会各界才会对修建高速公路问题持续关注。

“哦?看来老领导重视你,不是没有道理的啊。李旭东同志,你打算让香江的资本参与进来?”书记问道。

“嗯,不只是香江的资本,还有国外的资本也可以参与进来。咱们可以让那些大学生提前实习,让他们学习各项技术,也算是直接为国家培养人才吧。”

李旭东从不和对他冷言冷语的人聊天,只和说得到一起的人聊天。他觉得和有共同语言,思路同频的人一起商量工作,才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那些大学生不仅能得到学习和实习的机会,还能提前拿到工资,不得不说,你这个主意还是蛮不错的。”书记夸赞道。

大学生读书,国家给的是补贴和奖学金,这笔钱能让他们在大学衣食无忧。可是他们之中有不少是已婚有孩子的,家里本就不富裕,读书期间更是赚不到一个工分,家里过得十分拮据。如果能早点实习,拿到工资寄回家里,那还真能解决他们不少实际问题。

“书记,其实深市的高速公路计划有不少,连接韶关、赣州、汕头、羊城都在我们的计划之列。当然,我们深市内部的道路也在建设,二环、三环、绕城高速都算是快速通道。您要是去四九城汇报工作,可得帮咱们深市多说说好话呀。”

“那些实习生,我看就落户在咱们深城吧,我们有知识分子政策,可以优先分房,还能把他们的家人都迁过来落城市户口。”

内地的户口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商品粮和农业粮的区别虽然越来越小,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似乎隔了一道天堑。深市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本就十分吸引人才,要是能解决家属的粮食问题,那大多数人都会知道如何选择,毕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嘛。

“哈哈哈哈,你小子就是个不吃亏的主儿,这是要把人才一网打尽呐!你在深城搞的那个政务大厅有什么门道,上次香江的老霍和濠镜的老何一起过来,还抱怨咱们羊城处处不如你的深城呢。”

“政务大厅?那就是个方便人民群众办事的地方。有时候老百姓搞不懂自己所办的事需要走什么流程,碰到两三个职能部门扯皮,他们也就成了皮球被踢来踢去的,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把最简单的事情办好。我便把所有职能部门都牵扯到一起来,让大家只需要跑这么一个地方,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老百姓办事,不是一般的困难,如果按照正常的排队,那得排到猴年马月才能排得上。有关系的打声招呼,没关系的送点礼,谁都能排到老实人前面去。

都是明白人,知道李旭东此举,极大的减少了权力腐败的发生。

“嗬,怪不得老霍和老何对你是赞不绝口呢,这个政务大厅,咱们得全省推广呐。”书记感叹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