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颜钧笑了,“就是上次被你偷袭的那小子!”
“你真信他布兵会不成章法?”
第 52 章
(五十二)
“你小子倒是对别人有信心得很!”颜钧在他肩头捶了一下,“怎么不见你长长自己士气?”
端华勾起一边嘴角笑了笑,他懒得多说。他对崔乾佑,一直有种别样的感觉,那人不是平庸的将领。金光端华知道这是自己的个人思量,但他还是被这种感觉扰得十分不安。
“轻敌了啊。”
“不可能。”颜钧拍拍双手,“分明仔细观察过了,敌军虽然占据险要,但只有一万来人——这和前几次出击得来的战报相同啊,叛军士气不行了。”
端华浓黑的眉慢慢拧在一起,颜钧看见他抬头看自己,眸子闪闪发亮。“颜兄啊,你也算是经历百战了,怎么凭这个就判断他们士气不行?”
“一看便知。”
“我不这么认为。”
冷风仍旧从营地周围吹过去,带起凄凉的响声。
“为何?”
“叛军断无理由士气低落。他们节节胜利,正在得意得紧呢!”
“毕竟师出不义,容易动摇。”颜钧站起身,拍了拍衣摆上干枯的草屑,“罢了,反正元帅说了,明日也要开战,大军既然已经出征,就不好再拖,对峙下去久则生变。你听好了,明日你在后。”
“如何安排?”
“我领五万人在前——你和其他几位将军领十万人在后。”
“元帅呢?”
“还有三万士兵,上河北岸高丘擂鼓助阵。——啊对了,呆会儿来元帅军帐议事。”
“明白。”端华点点头。颜钧转身走开,皇甫端华默默目送着那青年将领略显文弱的背影走远,寒风从他身边刮过去,将端华的发丝吹散开来,在眼前飘荡着。端华的眼神变得更深,那里面的无奈和伤感,此刻是没有人能读懂的。他默默地看了颜钧一会儿,然后起身入帐。“拿笔墨来。”
至德元年,官军与叛军在灵宝西原开战。
长风劈头盖脸地吹过来,是南风,冬日里刮南风,也确是少见。颜钧勉力稳住□躁动不安的战马:“全体听令,跟我走!”
大军背风向前走着,西原一望无际,很快就看见了叛军阵营。确实如前日观察到的状况,三五成群,稀疏松散。
“后面因何事骚动?”颜钧勒住马,回头问两位副将。
“咳咳……”副将收住忍俊不禁的笑容,“弟兄们是说,这叛军布防简直是教人耻笑……打仗也有这么打的么?”
“闭嘴!”颜钧皱眉道,“他们毕竟有地形优势!你们两个,不说严肃军纪,居然还跟着一起笑!这般态度,呆会儿如何作战?!”他虽然年轻,毕竟久经沙场,此言一出立刻显出一种极其深重的威势来,两副将唬得立刻噤声。
“肃静!肃静——”
远处叛军在迅速集结。颜钧紧紧握住马缰,一动也不动地看着。他们身后不远处就是滚滚黄河。
“将军,下令罢!”
颜钧也不答话,他举起一只手。从后方猎猎吹来的风把军装手腕处的金绦带吹得全部飞飘起来,所有人都盯住了主帅那只举起的手,也正是在这时候,河北岸的山丘上,远远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战鼓声。
颜钧目光一凝。
“跟我上——!”
两军才一交手,兵戈之声并未响起多少,崔乾佑所率叛军只是稍作抵抗便转身逃窜,一时间丢盔弃甲号哭之声不绝于耳,甚至盖过了如雷的马蹄。颜钧心下微微诧异,只是电光石火间,他作出了决定。
“追!”
叛军前面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后面官军自然丝毫不肯放松地跟上前去,两股队伍前跑后追,渐渐离得那依山的一面越来越近。本来战场就在黄河与山丘之间的狭地,此时越追越往那狭隘山道中去了。
颜钧一手策马,一手拉住马缰,由于速度着实太快,他几乎连扶正一下头盔的工夫都没有。风从脸颊边呼呼地刮过去,割得人面孔生疼,可就是在这时候,他抬头看了一眼两侧。一侧是矮丘,另一侧是稍高的山头。只是这一瞬间,心中电光石火地掠过了很多念头,颜钧心里突然一冷。一种不详的预感猛然袭来,饶是他这等身经百战的将领,也顷刻间汗湿重衣。
“不好!——撤!快撤!”
只比他的喊声慢了一瞬,南面的山头上突然滚下了无数的木块和石块,早就埋伏在山头的叛军呐喊声震天动地,情势急转直下,官军在经过短暂的愣怔后,突然爆发出惊恐不已的嘶吼,方才的一鼓作气全部烟消云散,兵士们,将官们,都争先恐后地转身往谷外涌去。可是道路狭窄,队伍移动颇为缓慢,刀枪亦施展不开,何况高处下来的滚木礌石,又何以阻挡!转瞬之间山谷里已经变成一片血海,被生生砸死的士兵被战马践踏着,又被踢到道路两边,很快就垒起几层。那些受伤倒下的则更加惨烈,不是死在敌军手里,而是被惊慌失措的己方士兵和战马活活踩死。
颜钧艰难地控制马匹,他明白此刻只要一松手或者是稍一迟疑,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甚至没有时间来后悔不曾听从皇甫端华的意见——因为局面已经完全不受他控制。
难道就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