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秦王李老二何等风光,我朱老二也是秦王,凭什么?
思及此,朱樉突然抬头,语气带着几分邀功:“爹!历代帝王是幸存者偏差不假,可您不一样啊,您是‘殿兴有福’!”
说完还得意地瞥向晋王、燕王,等着看弟弟们羡慕的眼神。
可回应他的,却是朱棡面色古怪地别过脸,朱棣直接抬手捂了脸。
朱樉正狐疑,一道阴影突然罩住他,抬头便撞上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脸。
“老二,咱的殿兴有福,和历代帝王的天命,不一样?”
“裤裆着火——当然啦!”朱樉脱口而出。
又急忙补了句,“爹您可是布衣天子,那些人哪能和您比?!”
他挺着胸等夸赞,没承想朱元璋突然抬脚,狠狠踹在他胸口,跟着从身后抽出马鞭,舞得虎虎生风。
“咱让你说俏皮话!”
“咱让你布衣!”
“咱让你殿福!”
“爹!说两句调皮话而已,儿子哪儿错了?”朱樉捂着头躲,委屈得直嚷嚷。
这话一出,朱元璋打得更狠。
这兔崽子,连错在哪里都不知道!
朱樉这几鞭子挨的真不冤。
要知道殿兴有福论就是个巨大的胤禩。
八阿哥,bug。
当年老朱想剥离“天命”的束缚,却又找不到更好的说法,最后只能弄出个四不像。
搞出一套:“殃归首乱者”与“福在殿兴者”的理论。
首乱者,指那些率先揭竿而起发动起义的群体,诸如元末红巾军以及陈胜吴广等,皆被纳入此列。
这些首乱者乃是“忘恩负义、胆大包天的狂徒”。
他们仅凭一己之私,贸然挑起战火,致使天下苍生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
而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这类人最终必将遭受天谴,落得个“烟消火灭”的悲惨下场。
而殿兴者,则是在起义进程中半途加入的群体,朱元璋就将自己归入这一范畴。
殿兴者投身起义,全然是怀着“救万民于水火”的悲悯之心,他们顺应天命,以实际行动加速了动乱的终结。
正因如此,“福在殿兴”,他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所以,搞明白了殿兴有福论,就能明白朱元璋对元朝的态度,为什么会那么抽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