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环效应。】
【张三:聪明、勤劳、冲动、固执、爱嫉妒。
李四:很爱嫉妒,冲动、固执、勤劳、聪明。】
【这两个人,你觉得谁更好?】
【大多数人对张三的评价比对李四的评价高,这就是陷入到了光环效应。】
【因为对这两个人的描述是完全一样的。】
【光环效应指的是:接触信息时,顺序很重要。】
【第一条信息,权重更大。】
【人们会根据第一条信息构建人、事、物的情况或故事。】
【比如张三挺好的,虽然冲动固执,但谁没点毛病?
李四就不太行,再聪明勤劳,他爱嫉妒、爱冲动,这人就不行!】
【初始信息,会影响人们对事物全貌的看法。】
【第一次和人约会,对方表现的挺好,就算后来做了一些负面的事,你还是会觉得他整体不错。】
【很多人会觉得进口车质量就是好,国产就是差点意思。】
【不评价他们谁好谁坏,只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去从用料、装配、测试结果等等方面去客观的研究。】
【很多研究表明:外表好、气质佳的人会自动被认为更诚实、更聪明。】
【一个学生写的两篇作文,如果第一篇是高分,那第二篇往往会得到比真实情况更高的分数。】
【你当然可以放任光环效应不管,但光环效应导致的后果,需要自己买单。】
【你会在识人、社交、消费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做错误的决策,导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因为光环效应带来的看法,本身就是扭曲的。】
【有的公司在开会的时候,提前收集大家对议程的看法。
避免第一批说话的人被赋予太多权重,尤其是避免老板先说话。
这就是为了避免光环效应。】
【其实避免光环效应就一个原则:当我们对人、事、物下判断的时候,记住自己正在通过有限信息,幻想出结论,提醒自己要客观。】
~~~~~~~
大明,洪武年间。
晋王瞅着朱棣端着碗越走越近,腿肚子抖得厉害,不知道还以为他在敲摩斯密码。
他忙扯着嗓子喊:“爱屋及乌!”
“一俊遮百丑!”
“以貌取人!”
朱元璋转头瞥他,眉梢一挑:“哦?你也想学你二哥,给咱讲讲天幕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