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大学评分#】
“大学生是懂怎么评价自己学校的。”
随着画外音,天幕开始播放,出现了一些学校的名字以及评分、高赞评语。
【广东理工学院:4。1分。】
评语:“冒充本科。”
“后世大学好像分为专科和本科,冒充本科的意思是冒充,还是有本科之名、无本科之实?”
“应当是后者。”
大明,洪武年间,负责记录天幕内容的速记员们一边记录一边讨论。
“他这评分是十分制还是百分制啊?”
“应该是五分吧,有五颗星星。”
【中国药科大学:6分。】
评语:“彼阳的晚意,初生的东西。”
“哦,原来是十分制,但评价这么好、这么高,为什么才六分啊?”一名速记员不解。
“这评价很好、很高?”另一名翰林院调来的速记员面色古怪的问道。
“形容学校如太阳一般,这评价难道还不够好吗?”
“你要不用后世的拼音法,将这些词换成同音词试试?”
那名速记员脑海里决一思索,“嘶——原来是骂人!”
翰林院速记员见他反应过来,笑问道:“朋友将来欲去何地主政一方?”
明时,士子之间不太熟,便以朋友相称,和今日的朋友含义不是同一个意思。
“大恩不言谢,朋友提点之恩,来日必报,法理之内,我会照顾你亲友的。”
“倒不是这个意思,你去哪儿提前说一声便是,我让亲友搬家。”
“……”
“我要留在朝堂做言官!”速记员戏谑的看着那名翰林院速记员。
“朋友还是外放较好。”
“哼!莫非朋友为身不正,怕我参你一本?”
“我怕别人骂你,你以为是夸你。”
“……”
【东南大学:6。7分。】
评语:“人文关怀毫无六朝余韵,行政管理颇具蒋匪遗风。”
大明,应天府。
皇城内。
仍然是那群速记员。
“东南大学,这是在岭南吗?”
“你眼瞎?看不见评语,很明显在金陵啊。”
“哦~~那这就不奇怪了,怪不得才6。7分。”
屠养浩悲愤道:“李兄,你也是京师人!为何这样说自己家乡!”
李升疑惑道:“吾祖籍苏州府,金陵之事与我何干?”
“倒是屠兄,你祖籍扬州,如今住在明州,金陵的评价好不好,与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