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梁已灭,接下来大唐的重心,定然是北方的突厥。
百骑届时怕是也要随大军出征。
想到这里,温禾不由得有些激动。大唐灭东突厥之战,可是载入史册的立国之战!
此战之后,大唐彻底扭转与突厥的攻守之势,开启数十年的盛世篇章。
能亲身参与其中,甚至指挥百骑作战,对他而言,简直是见证历史的最好机会!
“微臣遵旨!”
温禾躬身行礼,声音比之前响亮了几分,眼底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李世民看着他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无奈地失笑摇头。
“这温嘉颖啊,年纪不大,心思倒多,偏偏还总藏不住情绪。”
说罢,他转头看向一旁仍有些气闷的长孙无忌,语气缓和下来。
“辅机,方才的事,莫要与他一般见识,这小子就是这般性子,你是长辈,要多包容他一些。”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不快,躬身道。
“臣明白。陛下宽宏,臣不会放在心上。”
“明白就好。”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邀请道。
“观音婢今日在宫中备了膳食,还特意做了你爱吃的胡饼,一会一同过去用膳如何?正好,朕也想与你说说接下来处置朔方的事。”
长孙无忌闻言,眼中的阴霾散去几分,连忙躬身应道。
“臣遵旨。”
父子二人在前,长孙无忌随后,一行人朝着后宫的方向走去。
……
温禾牵着马走出玄武门时,夕阳正斜斜地洒在宫墙上,将青砖染成暖金色。
方才在朱雀门方向的喧嚣,隔了几条街依旧能隐约听见,他索性翻身上马,沿着宫墙外侧的小路往朱雀大街走。
若是从正门出去,此刻怕是要被狂欢的百姓围得寸步难行。刚拐进朱雀大街,喧闹声便如潮水般涌来。
街边的酒肆茶楼里,客人拍着桌子高谈阔论,嗓门大得能盖过街上的马蹄声。
挑着货担的小贩也忘了吆喝,凑在茶摊旁听人讲伪梁覆灭的故事。
可明明详细战报,如今还在兵部呢。
连李世民都还没看过。
甚至有书生模样的人站在树下,挥着折扇即兴作起边塞诗,引得路人阵阵叫好。
“如今天下一统,往后总算能安稳过日子了!”
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端着酒碗,大声感慨。
“哪有那么容易?北面的突厥人还虎视眈眈呢!”
旁边有人反驳,语气却没多少担忧。
“不过也不怕!之前会州一战,颉利可汗都被打得仅以身免,等日后陛下派大军北上,定能把他抓来长安献舞!”
“说得好!来,干了这碗!”
温禾骑在马上,听着耳边的欢声笑语,感受着空气里弥漫的兴奋与自豪,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暖意。
这就是大唐啊。
哪怕历经战乱,百姓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
哪怕强敌环伺,举国上下都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他忽然想起长孙无忌说的那句话,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或许,自己真的越来越像个大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