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近前行礼:“小道见过皇后。”
“孙道长今日是特意来为你诊断的,嘉颖这几日出长安,便是寻他来的。”
李世民是真的这么认为的,所以刚才才那么快消了气。
长孙无垢闻言,特意朝着温禾看了一样。
只见后者嘴角上扬一笑,长孙无垢心中不禁有些感动:“那多谢嘉颖了”。
随即她又对孙思邈道:“有劳孙道长了。”
“来人,搬个软榻来。”
不久后,宫女将软榻搬来,长孙无垢坐在那。
孙思邈在榻边胡床坐下,先观察她面色。
气色红润,眼底无倦意,再看舌苔,淡红薄白,并无异常。
他轻搭住长孙无垢的手腕,闭眼凝神,细细感受脉象。
殿内静了片刻,李世民站在一旁,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片刻后,孙思邈睁眼收手,语气平和:“殿下脉象平稳,气血也算充盈,只是肺经略有些虚浮,想来便是偶发咳嗽的根源,平日是否在通风差的地方待得久些?或是换季时容易着凉?”
长孙无垢眼中露惊色,点头道:“道长说得没错。宫中有几处殿宇通风确实一般,上月换季时也确实淋了点雨,之后便偶尔会咳几声,倒也不重,过几日便好。”
“这便是了。”
孙思邈笑道。
“皇后体质本就偏温和,肺经稍弱,遇着闷湿或微凉的环境,便容易引发轻咳,算不上大病,却也需调理,免得日后遇着寒气,症状加重。”
李世民连忙问:“孙道长,那该如何调理?需不需要用药?”
“无需用重药。”孙思邈道。
“我给皇后开一副温和的方子,以百合、玉竹润肺,茯苓、白术健脾,脾肺相生,脾健则肺强,每日一剂,煮水代茶便可,喝上半月便能见效,只是要注意,日后不能太过操劳,也不可大喜大悲。”
李世民闻言,看向长孙无垢,眼神满是担忧。
后者莞尔,轻轻的应了一声:“本宫知晓了。”
孙思邈继续说道:“另外,平日多开窗通风,晨起可在殿外慢走片刻,呼吸新鲜空气;饮食上少些甜腻,多吃些梨、银耳这类润喉的食物,便无大碍。”
说着,他从药箱取纸笔写药方,字虽不工整却笔力遒劲:“此方温和,即便多喝几日也无妨,皇后若是忘了喝,偶尔断几日也不打紧,重点还是日常养护。”
李世民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递予宫女:“按此方抓药,每日煎好送到殿里,记得叮嘱御膳房,多给皇后准备些梨羹、银耳汤。”
宫女领命退下,长孙无垢对孙思邈道:“多劳孙道长。”
“皇后折煞小道了,作为医者治病是便是本分。”孙思邈拱手。
“皇后日后若是再咳,也无需紧张,按方子喝几日茶,多注意休息便好。”
又交代了一番,见日头渐斜,李世民便带着两人退出万春殿。
殿外,李世民看着孙思邈,语气恳切:“孙道长,您医术高超,皇后的调理也多亏您。朕想封您为太医院院令,统领太医院,既方便日后为皇后复诊,也能为大唐培养更多医者,不知您意下如何?”
孙思邈闻言,连忙躬身推辞:“陛下美意,小道心领,只是小道闲散惯了,常年在民间行医,实在不习惯朝堂规矩。太医院院令之职,责任重大,小道恐难胜任,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没想到他会拒绝,愣了愣,又劝道:“孙道长,太医院院令位高权重,能调动全国药材,更利于您行医救人,您再考虑考虑?”
“陛下,小道心意已决。”
孙思邈态度坚决。
“小道此生所愿,便是在民间为穷苦人治病,不愿被官职束缚,还望陛下体谅。”
李世民见他执意拒绝,心中顿时有些不满了。
最重要的是他担心孙思邈就这么离开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