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永历三年是公元多少年 > 第212部分(第1页)

第212部分(第1页)

战事考虑。

商税方面由于免税令的存在暂时不会有什么提升,但是今年却有着三次额外的收入。

一次从马进宝的私库里面抄没出一百余万两的白银和几万两的黄金,以及大批的珠宝字画;一次是抄没叛乱中附逆士绅的家产,从中抄出了不到十万两银子和少量的黄金,以及不甚多的珠宝字画;而另一次则是攻陷衢州之后,从总督衙门的库房里弄出了三百余万两的白银和近十万两的黄金。

这些额外收入确实不少,奈何如今明军的开销却更加惊人。

浙江明军的月饷是每兵一两五钱加上一石的粮食,在用以保证士卒饷银不至被克扣的严酷军法之下,每个战兵都可以用这些来养活父母妻儿。或许还会积蓄一些也说不定,只要家中人口不太多还是有机会做到的。

这样的工资标准之下,明军更加倾向于军功的赏钱,这也是陈文这支大军在最初能够奋勇作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对于陈文而言,有道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每兵一个月一两五钱加上一石的粮食,那就意味着每兵每年十八两银子加上十二石粮食,若是加上逢年过节的加赏的话,一年下来怎么也要二十五两银子以及十八石的粮食。

一个兵是这个数字,十个兵就是十倍,而现在,在营的老兵和接受训练中的新兵很快就能超过两万大军这个数字,再算上每升一级都会提升一定工资的各级军官们的工资以及各部门文官的饷银,明年即便是不再扩军光是花在工资上面的也得有近百万两银子。

所幸的是,现如今军功的奖励由田土来偿还,银钱的压力剧减,但是分出去的田土大多是免税田,夏秋两税的增加幅度在未来几年将会很小,甚至是下降,根本无法与每天都在不断壮大的明军相匹配。

除此之外,安华镇棱堡的扩建已经开始,东阳县虎鹿镇的一座复式棱堡也在建设,处州方向陈文不打算驻扎太多的战兵营,尽可能把有限的兵力用在进攻上面,所以在府城左近也会修建一座复式棱堡形成掎角之势。至于衢州,那里将是陈文下一步的用兵方向,不只是为了楸枰三局的战略,更多也是为了与李定国会师江西,所以那里暂且就不考虑修建棱堡的事情了。

这样算来的话,最近的这几个月,即便是有大批清军俘虏做为苦力,棱堡狂魔陈辅仁也将会在“码地堡”的事业上花费七八十万两的银子。

至于武器、甲胄的制造,水营的舰船及水陆两军附属设施的扩建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开销,那就更是没办法去计算了。尤其是出征,陈文已经不想再去想起那个什么黄金万两的词汇了。

以前玩即时战略游戏,那里面只要造出来不吃饭、不生病、没有士气问题、就连武器装备都自动更新的大兵们真是可爱的不行,但事实上却根本不存在这种事情。

在明军的占领区盖满了生产各种产品的工厂,来自周边各地的原材料经过官道和河流运来,随后再进行加工后再返销各地,振兴工业、辅之以科教,并形成商业资本对周围各经济区进行收割,从而实现工业近代化,商业出口化,粮食进口化……

一旦想到这些,作为一代“穿越者之耻”的陈文羞愧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大抵再没有像他这样拼搏了两年还在使用古人的技术和战术来与蛮夷交战的了。

可他并非是什么共和国高官出身,拥有政治上强悍的手腕,也不是什么什么百科全书式的工业大魔王,能够一个人就将几百年的工业体系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复制出来。一个喜欢历史的小业务而已,能够做到今天已经极为不易了。

不过,一旦联到了商业,陈文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机会就摆在他的眼前,可谓是触手可及。(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章 添砖

“此事在下必会向国公禀明,还请侯爷静候佳音,想来应该不会让侯爷失望的。”

说话的是郑成功派来恭贺陈文册封侯爵的使者,一个叫做郑奇的年轻人,据说是与郑成功同族,但是石井郑家人丁繁盛,自开基始祖隐石公郑绵开始,到郑成功这辈已经是第十二世了。这个年轻人不过是个旁支而已,这次与其说是使者,不如说是郑成功派来护卫宣诏使者的卫队长,还要兼职护送贺礼的卫队长。

不过当陈文的提议一经说出,这个年轻人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前景,此事若是能在他手上办成,即便是无法与郑泰那样如财神爷般的同族相比,也绝不会再现如今这样不得志。

光辉的前景让年轻人激动不已,而陈文的计划则是利用处州到衢州的那几条龙游商帮自闽北到浙北的商路来和郑成功做买卖。

这条最关键的地段已经为陈文所占据,给彼此搭上关系以提高商业流量来增加商税的收入,这都是小事。陈文的计划则是将浙江明军占领区的出产贩卖给郑成功,再通过郑成功的渠道购买他所需要的东西,如机械、或是一些其他的工业制成品和书籍。

陈文的地盘上有矿藏、有粮食、有布匹以及其他原材料,陈文的工坊可以制造冷兵器、甲胄、甚至是火器,这些都是郑成功所急需的。事实上这些年来,郑成功的地盘始终局限于闽粤沿海的海岛,出产实在无法供应大军,这些军中的必须品他都是通过海贸、台湾海峡的过路费以及杀到大陆的府县收税所得到的银子来向南洋的商人购买,其中很多的大宗货物更是从日本直接采购的。

与其让小日本赚国姓爷的银子,陈文觉得他有义务让郑氏集团培养起支持国货的好习惯,尤其是在于这些东西浙江制造的远比日本货要更加的物美价廉。

这样一来,每年他都能够从郑成功那里获取到大笔的白银来养活军队,毕竟像马进宝那样的刮地皮大王和陈锦那种丧心病狂的角色实在不是很多见。至于这个货是怎么运,石井郑家搞海贸那么多年,人脉和路线方面应该难不倒郑成功。

具体细节还要等郑成功那边的消息,不过陈文对此也并不十分着急,毕竟这不是什么小事。

与那使者又聊了聊一些福建和浙江的风土人情,过了一会儿陈文已经打算点茶送客了,却只见那个年轻的使者似乎有些犹豫不决,而后似乎下定了莫大的决心才把心中所想说出口。

“在下风闻,侯爷是蓬莱戚家的女婿?”

这个谣言最初是在天台山上传起来的,其原因不过是他使用鸳鸯阵一战击破了提标营的追兵,出于对鸳鸯阵的不了解一些士卒和当地百姓就干脆将这一切归功于陈文得了戚继光的家传绝学。

这个说法后来倒是也传到过金华,不过随着陈文为应对清军而针对军队的改革的逐步展开,传扬着这个谣言的人也越来越少,反倒是称颂陈文为新一代国朝名将的越来越多。

年轻的使者有此一问,陈文干脆就只是摇了摇头,笑而不语。因为他总觉得郑成功的使者不可能无的放矢,这个问题肯定是由缘由的,而且极有可能的就是郑家想要和他联姻。

一直以来,陈文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杀伐果断的枭雄,他只是在竭尽全力的做好他想要做的事情而已,因为他相信他正在做的事情是对中国的未来有益的。对于政治联姻,陈文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但如果联姻的对象是郑家的话,那还是算了吧,因为历史上李定国就曾经失望过,他不可不打算重蹈覆辙。

陈文猜想到的并非错谬,但这也并不是郑成功的直接交给郑奇的任务,郑成功早有此意不假,但是却只是和堂兄郑泰等寥寥数人有过咨询。郑奇知道此事乃是从亲戚中传到他耳朵里的,今日刚刚商议了商贸的大事,于是他便打算探一探风色,回到中左所后也好给郑成功出谋划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