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娘临危受命,再次出征,百万将士齐心追随,随她共建新朝!”
此话一出,满楼寂静,站在拐台候着的掌柜直接吓得从楼梯上滚下来。
店小二们手忙脚乱关上大门,不漏一丝。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萧太守却挺腰,仰头哈哈大笑:“这就是你口中说的想象力?”
他直指上官绣:“上官绣,难道就不能是大逆不道,违背伦理。礼节崩坏的行为,那样的世道能带来你口中所说的和平?”
上官绣起身,注视着老丈人,凛声道:“世人亦束缚在礼节已久,晚辈从不否认礼节的重要,但礼节从不是重要过人的性命的存在,圣人让我们懂礼节是为了大爱无疆,可这太理想了,以目前的世道根本无法到达。”
“若一味奉承礼节,而又未人人做到,那想做的人牵强附会,违背礼的意义,做不到的人自暴自弃!岂非本末倒置。”
“我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圣人如在,也会赞成我的想法。我也不敢那么自满保证自己马上能够实现,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做不到,所以我需要更多人跟我一起前行。”
上官绣就事论事的态度让萧太守有些诧目,显然她很有自己的主张。
萧太守默不作声地打量她一会,然后重新坐下,心里开始理解女儿为何放任此人不管?
因为她太独立了。即使不在她身边监督,她亦能克制自己。
甚至他都想明白,为何此人能打动他的女儿,也许是她的这份理想,在女儿看来不可思议的同时,又逐渐在成为现实。
萧太守终于放弃了长辈似的劝诫,因为这孩子根本不需要。
他难得柔和下表情,道:“那你的第一步如何走?”
“我早就迈出去了。”上官绣直言不讳道:“阳城战役就是第一步。”
萧太守若有所思着,开始思考她这第一步。
阳城战役后,这孩子无论是兵器还是军队确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让士兵剃头一事,可还在执行?”
上官绣明言道:“刚开始他们哭天喊地,十分不从,后来军训开始连句催促都不用,所有人都急着剃头,甚至有的人自学剃发。”
“真的未曾强迫?他们能够接受?”萧太守开始摸起胡子,这是他思考时习惯性的动作。
现在摸起胡子分明此事超过他的相信。
上官绣点点头:“刚开始都以为我在惩罚他们,后来,他们发现了我的良苦用心,并自觉参与。”
“伯父,人有时候很单纯,一旦他们发现我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是为了他们好,那时不必教,他们就已经知道懂得涌泉相报!这本就是人的天性,就看如何引导。”
萧太守又问:“那军营的晚自习又是怎么回事?临时教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