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道:“大妈,驴也很聪明的。”
大妈点头说是,说以前家里也养过驴,也聪明,一看见自己拿簸箕,就主动往石磨旁边凑。
正说着,又是一个炸雷。
闪电如一条龙一样,蔓延出去好远。
大妈打了个哆嗦,招呼沈新进屋,让沈新围着火塘烤烤衣服,或者不行就先穿他儿子的衣服。
问了才知道,老俩口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孙子也带去城里上学,基本上不回来。
沈新围着火塘烤火,一边等待雨小一点儿,一边跟老两口闲聊。
老俩口平常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沈新的到来,俩人显得很开心,东拉西扯的聊了很多。
这都到饭点儿了,大妈起身,要留沈新吃饭。
她取了条熏肉,要让沈新尝尝。
大爷还招呼沈新喝一点儿,尝尝他自己酿的老酒。
沈新推辞不过,只好同意。
至于酒的话,还是免掉了。
村里通了电,但村民还是更愿意用火塘做饭,火苗跃动着,伴随着炒菜的香气,烟火气十足。
就是这雨下的太大了。
而且这都一个多小时了,丝毫不见雨停。
这种程度的暴雨,得下多少毫米?
正吃着,有人穿着雨衣出现。
是个方脸,还戴着眼镜的年轻人。
冒着雨进门,看到沈新,愣了下,好奇的问是谁。
听闻是警察,连忙伸手打招呼。
人叫戴亚平,是大学生村官,现在是马保沟村的村支书。
打过招呼,他急忙对大爷大妈道:“大爷,镇上发通知了,这雨下的太大了,我听他们说,一个小时下了一百多毫米,而且还要下。”
“镇上的意思,是让有风险的村子先转移,咱们村就得转移,你们先收拾一下东西,手机啦,存折啊,那些要紧的,找个塑料袋装着,系紧了。”
“然后最好穿雨衣,回头我来接你们。”
说着就要离开,去通知其他村民。
沈新被他的话吓了一跳。
一个小时,下了一百多毫米,闹呢吧。
南江算是雨水充沛的,一年也就一千多毫米。
这一个小时下了南江一整年的十分之一?
太吓人了。
想到这儿,沈新连忙追出去,道:“戴书记,我正好也没事儿,我帮着你一起通知人。”
自己好歹是个警察。
就像之前在派出所,社区去清查违法出租屋,都少不了要叫所里的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