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lang喝了口茶水,放下茶杯,问蔡琰:“蔡老先生对最近的时局有什么看法?”蔡琰皱眉道:“父亲认为士族们过于自私了。”看了张lang一眼,“也担心大哥会对士族展开大清洗!”
张lang呵呵一笑,“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只要他们不给我闹事,我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的!”
蔡琰苦笑了一下。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张lang。张lang见状,笑呵呵地问道:“怎么了?这么看着我?”蔡琰回过神来,连忙垂下头,娇颜上泛起了红晕,低声道:“我在想,若是大哥统一了天下后会怎么样?”
张lang呵呵一笑,把脑袋凑了过去,调侃道:“我一定会封你做一位妃子!”
黄月英扑哧笑了起来。蔡琰大窘,面如火烧般红,都不敢看张lang了。
夜深了,张lang依旧在书房看着报告,面有思忖之色。这是刚刚收到的报告,关于曹操方面的,情报中说,曹操在临淄海面上建立了大型水寨,新招募的二十万水兵正在加紧训练。训练水军,看来曹操的下一个目标是孙坚啊!这倒是个好消息!
张lang在洛阳呆了一段时间,然后在卫队的护拥下去了并州。在并州巡视了一圈,最后来到并州治所所在地太原检阅了当地的民军。铠甲铮铮,旌旗展展,队列整齐,精神饱满,那副架势和张lang手下的正规军相比也差不多了!张lang颇为惊叹,问一旁的董莺:“莺莺,你怎么把这些民军训练成这样的?”董莺看了一眼陈宫,笑道:“不是妾身的功劳,这些民军都是陈宫大人训练出来的!”
张lang连忙看向陈宫,感慨道:“公台啊,立刻真不简单!呵呵,看来我真是没有选错人!”
陈宫抱拳道:“主公谬赞了!”
张lang拍了拍陈宫的肩膀,看着下方整齐列阵的民军部队,问陈宫:“民军共有多少人?”
“回禀主公,共有十三万六千余人!”
张lang吃了一惊,“这么多?”
陈宫解释道:“边区百姓个个勇悍善战,其实还可以更多的!”
张lang看了看队列中的骑兵部队,问道:“居然还有骑兵?”
“回禀主公,北方百姓都有养马的传统,因此家有良驹的就编为骑兵。”
“铠甲军械你是怎么配齐的?”
陈宫笑道:“多是原先袁绍军遗留在各地库房中的储备,足够装备二十万大军有余!”
张lang呵呵笑道:“我看并州都不须要配属正规部队了,有你们民军就可以了嘛!”
陈宫连忙道:“不可!若无正规军团做为中流砥柱,这些民军恐怕难以担当大任,毕竟他们不是专门的战士,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须要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张lang好奇地问道:“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管理这些民军的?”
“十三万余民军分作三部分,轮流服役一个月。所有的民军,不管在不在服役期间,都要按时进行军事训练!为了便于处置突发事态,以县城为单位进行管理,县城内有武库,必要的情况下,可在数日之内动员全县的作战力量!”
张lang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公台以为这样的方法能推广施行吗?”
陈宫稍作思忖,回禀道:“西凉关中汉中可以,洛阳和西川恐怕会有些问题。因为西凉关中汉中久经战火,百姓不畏战,他们早已习惯了那样的生活,对他们进行军事化管理,他们很容易接受,反而还会感到高兴!而洛阳和西川则不一样,这两个地方的百姓,生活优越,且读书人众多,想要他们接受军事化的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lang思忖着点了点头。
陈宫抱拳道:“主公完全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地方施行军事化管理,这样反而不好!只须要在合适的地方施行军事化管理就可以了!”
张lang笑道:“公台你知道吗?我想将军事化的管理一直延续下去,以平衡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百七十六章 小别胜新婚
陈宫没太明白,“主公说的平衡是什么意思?”张浪思忖道:“儒家思想,仁者爱人,成也仁,败也仁。对自己人讲仁固然是好的,可是在这个豺狼虎豹横行的世界里,不分敌我地一味讲究仁义,说实在的,挺荒唐!如果只是思想上的荒唐还好,可是这种思想久而久之会消磨我们的斗志和尚武精神!但尚武精神被磨灭殆尽了,强敌来犯,难道可以凭嘴巴说仁义把他们说走吗?”
陈宫点了点头,一脸佩服地抱拳道:“主公高瞻远瞩,属下佩服!”
张浪摸着下巴思忖道:“我觉得坚持几条基本的道德信仰就可以了,比如忠孝节义信礼义廉耻勇,至于其它的,还是回到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状态为好!和而不同嘛,没有必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念。”
陈宫皱眉道:“主公的想法真是前无古人啊,只怕也难有来者!属下以为主公的考虑非常正确,只是想要做到这一步只怕会非常困难!”
张浪点了点头,“当然不会容易!任何一件大事都不会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不过我相信,当年的汉武帝可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也一定能把历史重新带进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世界不须要所谓的圣人!”
成功斩钉截铁地道:“属下定竭尽所能辅佐祖宗,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张浪微微一笑。
张浪牵着董莺的手在后院的鹅卵石小路上漫步着,董莺穿着一身皮甲,娇颜上泛着淡淡的红晕,有那么点害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