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大人,原来今晚你们要杀的是吕将军!我铁牛虽然没读过书,但也知道义气!吕将军对我和同村乡亲有再生之恩,谁要杀吕将军,我就跟谁拼命!”一个身着甲胄的将领大声道。
相当多数的将士跟着叫喊起来,都表示要和吕布站在一边,现场一片嘈杂。
站在城楼上的张lang见此情景,不由的倍感欣慰。
薛恒见大军已经控制不住了,连忙飞驰到城门下,翻身下马,跪下道:“大将军,末将本也不敢冒渎大将军虎威!只是太守大人一意孤行,末将身为属下不得不为!如今太守大人既然已经伏诛,末将愿率领上郡全军将士投效大将军!还请大将军饶恕之前的过错!”
张lang没想到事情的发展远远好过预期,不禁兴奋不已,当即下了城墙,带着八百铁骑飞驰出城,接受了上郡军队的投诚。至此,张lang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占据了上郡,并且收编了上郡五万大军。
安抚好军队后,张lang回到太守府,见到贾诩,不禁感慨道:“多亏了先生,我们才能化险为夷,而且还占了这座大郡,并且收编了五万大军!”
贾诩笑道:“在下有何功劳?这都有赖于大将军虎威啊!”
“先生不必自谦!先生的智谋真可谓举世无双啊!”
贾诩笑而不语。
张lang皱眉道:“咱们在这里这么一闹腾,西河郡定然会严加防范!看来咱们只能绕道朔方郡返回云中郡了!”
贾诩拈须笑问道:“将军想不想得到西河郡?”
“当然想!西河郡乃是并州大郡,人口赋税比上郡还多,不比上党郡和太原郡差,而且夹在北方五郡和上郡之间,若是能得到西河郡,我的领地将连成一片,形势将有很大好转啊!”随即皱起眉头,“只是西河郡有五万守军,想要得到它还得费一番功夫!”
贾诩哈哈大笑,“西河郡,大将军唾手可得!”
张lang流露出惊讶之色。
贾诩道:“西河郡太守方生虽然是董卓亲信,不过此人生性懦弱!以如今的形势,方生定然是如坐针毡惊惶不已!”朝张lang一抱拳,“属下请命前往西河郡说方生来降!”
“这怎么行?万一方生不听先生的,先生岂不危险了!”张lang想都没想便道。
贾诩心中感动,微笑道:“大将军尽管放心!贾诩不是鲁莽之辈,若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会亲往!若是让其他人去,反而可能会出变故!”
张lang犹豫了半晌,点头道:“我让高顺帅八百铁骑护送先生前往!如若方生起了歹心,这八百铁骑也能将先生安全的带回来!”“多谢大将军!事不宜迟,属下这就去了!”贾诩抱拳道。
张lang点了点头,扭头对立在一旁的高顺道:“跟先生一起去,一切都听先生的!”“诺!”高顺抱拳应诺,和贾诩一道离开了。
张lang站了起来,走到大门口,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心里不禁有些担心。
第四十三章 兼并西河郡
张lang为防止方生铤而走险,下令张辽调遣大军从北面大军压境,自己则率领上郡五万大军压在南线。
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是始终没有贾诩的消息,张lang不禁担心起贾诩的安危来。
这天,张lang像往常一样,率领骑兵巡视两军边境。突然,一队人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张lang皱起眉头,下令麾下骑兵准备战斗,同时派人向大营传讯。
张lang率领一千骑兵登上山丘,立马军前,等候对方的到来。不知道从何什么时候开始,张lang在面对敌军的时候都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轻视的心里。
片刻之后,张lang看清楚了,那一支队伍足有数万之众,走在最前面的分明就是之前自己派出去的那八百铁骑,而那八百铁骑中有两个文士,其中之一正是贾诩!他们终于回来了!张lang大喜,当即策马迎了上去。
高顺、贾诩见张lang居然出现在这里,都小吃了一惊,连忙策马出迎。
两人奔到张lang马前,滚鞍下马,跪拜道:“大将军。”
张lang跳下赤兔马,扶起两人,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笑呵呵地道:“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一直在担心你们啊!”
两人流露出感动之色。这时大队人马已经来到了身后。
贾诩指了指身后骑在马上的那个中年文士,“大将军,这位便是西河郡太守,方生。”
方生慌忙滚下马来,上前叩拜:“属下方生拜见大将军!”
张lang笑了笑,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手臂,“既然你自称属下,那么从今往后咱们就是自家人了!”方生见张lang态度和善,原本紧张的情绪平复了许多,抱拳道:“谢大将军!属下定肝脑涂地以报大将军!”
连忙转身冲一名随从叫道:“快拿上来!”
随从慌忙跳下马,捧着一个木盒子奔到张lang面前,弯下腰双手将木盒呈上。方生接过木盒,跪呈张lang,“大将军,这是西河郡的印信,请大将军收下!”
张lang看了一眼贾诩,后者微笑着点了点头。
张lang接过木盒,转身交给一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