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历史上中原没少引进过苜蓿,只不过一直没有有效的去毒手段,这才没有成功。
不然,但凡有一例成功。中原不敢说就不会受到游牧民族的入侵了,但是马就不会那么缺了。
毕竟又是鸡蛋又是肉的,哪怕是中原的富饶,也没办法养太多的战马。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说的大一些,为什么亚洲的马不断退化,蒙古马大行其道,便是蒙古马不挑食,养殖的费用低。
这也就是说苜蓿的发现与应用,是可以改变亚洲马状态的革命。说是功德无量,有些夸张,但是功德绝对是有的。
“你要买?”崔铭这时候才认真打量沈石,心想:这是自家人找来的豪客吗?
他知道家里人一直在帮他戒马,但是没办法,就是喜欢看马奔驰,看自己的马在草场上撒欢跑的样子,这个爱好基本上戒不了了。
但是似乎也到了悬崖勒马的时候了。
“如果你是个真心爱马的人,我愿意把我的马转给你。”崔铭认真说。
他已经坚持不住了。80亩的苜蓿,已是他最后的豪赌。他又怎么知道看上去那么热情的牧民,帮他收集草种,卖给他,却没有告诉他这草是有毒的。
他已经身无分文,地中长出的草,他就是想雇人除,都没那个银子。
至于他自己除……
这么说吧。他除的还没有苜蓿自己长的快。
正文第135章、他在装逼,他要飞
“多谢!多谢了!马没养好,牧草也没弄好,但是我真的有好马。而且我这马……走,我带你去看看。你要是看的上眼,它就是你的了。”
苜蓿这是绝对的好东西。
读书人地道啊!卖自己好东西,还要多给匹好马。
“没了马,那你今后怎么办?”弄的沈石都不好意思了。
“现在,我除了养马,又喜欢上画画。我养不出好马,但是我却可以画出好马。我现在明白了,好马并不一定要是自己养出来的。我现在只求画好马,把自己的马画了之后保存下来,有另一种成就感。”
崔铭是真的想开了。这事不是别人劝的,而是他的人生体悟。特别是买牧草籽上。他按照书上说的,以诚待人,千金市马骨……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棒喝。看上去老实巴交的牧民竟然坑他。
当然了,他大可不必灰心丧气,因为这样的事,他不是头一个,而且人家坑的比较有名的还是汉武帝。
与汉武帝比起来,他被坑再正常不过了。
……
“什么这就是传说的汗血宝马?”
只见一匹纤细的枣红大马被崔铭牵了出来,介绍这就是汗血宝马。赵祯……不,所有人都惊了。
崔铭骄傲的介绍:“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我在西北曾经救过一西域商人,从他手中买到了这马。沈贤弟,你可看的上?”
这大概是崔铭这辈子干过的最骄傲的事了。
“这马太珍贵了。”
沈石不想坑老实人。
“真的是汗血马?来来,快扶我上马。”
赵祯却不管这些,只想尽快的感受一下汗血宝马。马,从来都是他的心上事。好马,就更是了。
“员外,员外。这马骑不得。此马还未驯化。”
崔铭见沈石这边的中老年人赵祯要去骑它,赶紧劝阻道。
他能养下这匹马,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至于驯化,那是超出他能力的事。
“不用担心。我这儿有好的驯马师。”赵祯根本不听,执意上马。
他的执念与崔铭不太一样,但都是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