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衙,公孙策便把这次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是的,大人。他说像这样的事,不可能背后没有人。”
包拯沉吟了一下道:“想不到他年纪轻轻,就看的这么深远。”
“大人,他的背后真的有人?”公孙策一惊,这是他都不知道的情况。
想了一下,包拯拿出四封信。这是朝中好友写给他的信,说的便是这批战马。“你看一下吧。信中说有人在打这批战马的主意,让本县顺藤摸瓜,抓到幕后的人。”
“幕后真的有人。”看到信,又听到包拯亲口说,公孙策抬腿便向门外走去。
“公孙先生,你到哪去?”包拯问道。
“去告诉沈家,小心防范。”公孙策理所当然道。
包拯先是点了头,然后又说:“告诉他们,也是应该,但是本县却想借这批马查实大宋马场的问题。”
“嘶--大人,您是认真的?”公孙策问道。
“是,本县知道此事牵连极大,但正是如此,本县才不打算通知他们。本县受官家圣命来此处为官,就要为官家分忧。”
“大人!”
……
另一边,沈家。
“敢打我沈家马场的主意。看我不打断他们的腿。”
知道有人在打战马的主意,沈良集合了部曲,发下武器,他也要大干一场。
包拯只以为只要什么都不说,沈家便不会干什么,他用沈家只是用沈家养马。至于更进一步,沈家不是公孙策,并没有得到包拯的信任。
包拯只是赏识沈石的武艺,并不等于他就信任沈石了。这是不同的。
但是包拯却不明白战马对武将的意义。对于一名真正的武将,战马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谁敢打战马的主意,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咯咯,老爷这是拼命了?”看到沈良分发武器,八娘忍不住笑道。
沈石院中的事,都由沈石自己做主。他房中多了个人,而且还是个漂亮的女人,沈老夫人、沈母不仅不反对,反而巴不得如此。如果就此怀上,就更好了。
八娘注意到了这点,弄的她也因此放肆不少。
“灾劫!这是一场灾劫!”见沈石不出声,她又说道。
只见她皱眉不安道:“这到底是小灾小劫,还是大灾大劫呢?”
声音充满了担心。“公子,你就不急吗?”
“我?没什么好急的。我师从玄元十子,斩人亦斩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沈石随口道。
“该死的人教!”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吃瘪了。可是她却没有任何办法,她过去学的正与邪,面对沈石竟然没有用。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沈石的解释竟然是天与地没有仁与不仁,它们对待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如果无法超脱,人与刍狗并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会这样?人与妖不是对立的吗?人不是恨妖,怕妖的吗?
虽然她在沈石这儿不久,但是她的三观已经崩溃。
她们姐妹为什么吸收人的才气。一开始确实是为了理解道书。但是后来,是恨。她恨人类看不起妖,所以她做了“龙”。
但是,遇上沈石之后。事情竟然与她理解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