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黑市确实是地方豪强勾结一些人所开,而郭北县要说实力最强,在百姓们心中声望最高的,还要数这兰若寺。
和尚们本身又是金融人才,对于这样的金融活动少有不参与的。
所以老兵卒急匆匆的从城墙另一面滑下来,立马跑去报信去了。
……
“喂!贤弟,那里……会不会真是鬼市?”沈石他们向黑市进发不久,孔雪笠便小声问道。
“咦?孔兄对鬼神之事还有研究?”公孙策问道。
“是哩,我最近看过一些志怪故事。这荒山野岭的,总是不免担心。”孔雪笠不无担心道。
正文第50章、一个僧人
“你可真是胆小,我等读书之人身有正气,鬼邪辟易,没什么好担心。”
柳元则城府很深,借着说话的功夫,主动靠了过来。
柳元则十分明白什么样的人可用,什么样的人值得他投资,像沈石,便是值得投资的。
大宋的文人是在俯视武人,打压武人,但是这不等于他们不用武人。
狄青,便是最好的例子。
像是包拯用王朝马汉,还有后来的杨志得蔡京手下赏识,这都说明大宋的文官是明白武人的用处的。
他们并不是为了压制而压制,他们的压制起源于大宋开国的政治正确。
像是沈石这样的,柳元则便一直在想,如果可以把他收为己用,那么他的父亲还怕什么官场。
柳元则的父亲柳林好好的御使不做,辞官回乡,外人不知道为什么,自家人可是知道的--战争。
柳林为官时,宋辽战争不断。更坑的是大宋操蛋的国策以文抑武,为了抑制武人,军中就必须有文官。
当然,如果北宋初期百战百胜的宋军,这没什么问题。只要大军不溃,文官是不会死的。
然而偏偏大宋的二代不是什么军事人才,直接把其兄长留下的大军败了个精光。到了真宗,对辽国不得不花钱买平安。
到了仁宗,更是连西夏都打不过了。
正所谓武力不行,就得挨打。
吃了败仗的文官活不了。不是大宋杀他们,而是打了胜仗的敌国杀他们。
他们是书生,可以说是败仗之后最好抓的官了。
像是杨无敌这样的武将,反倒没多少士兵敢抓他,砍杀他。武力惊人的武将多是活活被困死的。不像文官,没了大军保护,一个小兵都可以杀死他们。
柳林辞官并不是他要随军,而是听说要出使西夏。这同样是个要命的差事。反正大宋的外交官,每年都会死上几个,以至于这成了大宋文官们比随军还要恐惧的职业。
毕竟战争不是年年有,可外交使节到了仁宗时,已经是轮着来的高危职业了。
当然,柳林辞了官就后悔了,不然他也不会在家乡养望,做名士了。
沈石那一剑,柳元则是真正看进了眼里。那么大的浪都可以一剑劈开,还怕什么辽人西夏人。有这样的猛人保护,哪个国家不敢出使。
为了让沈石这样的将门之后纳头就拜,柳元则伸出了橄榄枝。要知道大宋不仅是文官伸橄榄枝,武官纳头便拜的神奇朝代。更是一个哪怕是狄青、岳飞这样的名将对文官,也要自称一声“走狗小子”的时代。这也是柳元则有信心伸出橄榄枝的原因。
只不过他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