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田又低头轻轻抿了一口,喉结滚动的瞬间,
激动得手都抖了起来,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音:
“没错!就是这个味儿!卫领导,您真有办法找回这老配方?”
围在周围的工人们霎时安静下来,
几十道目光齐刷刷落在卫国身上。
向阳厂停产三年,车间积灰的机器、墙角疯长的杂草,
还有家里日渐拮据的日子,早已磨掉了大伙的心气。
此刻这熟悉的味道,像一把钥匙,猝然打开了所有人藏在心底的期盼。
“不是我有办法,是咱们大伙一起想办法。”
卫国把瓶子递给身边的年轻工人,看着那股香气在人群中传递,
每个人脸上从疑惑到惊喜的变化都清晰可见,他提高声音继续说道,
“接下来,咱们分三步走:
第一,明天开始全面清理厂区,检修机器,老少爷们有力出力,负责厂房修缮和设备维护;
年轻同志心思细,就牵头整理生产记录,把过去的配方参数、工艺标准都找出来;
第二,三天后原材料就能到,咱们先试生产一批,严格按老标准来,看看质量能不能达标;
第三,我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外贸公司,他们听说咱们要复工,
愿意先帮咱们把产品推回香港市场,只要质量过关,订单绝对不是问题。”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炸开了锅。刚才还蔫蔫的工人们瞬间挺直了腰杆,脸上的疲惫被兴奋取代。
郭福田往前跨了一步,拍着胸脯大声说:
“卫领导,您一句话,我们跟您干!
车间里那几台老反应釜我闭着眼都能拆,保证三天内检修好,绝耽误试生产!”
“这老工人叫郭福田,是原来厂里的机修班班长,”
陪同前来的高副局长适时介绍,语气里满是赞许,
“当年厂里的设备出了故障,只要他出手就没有修不好的,技术过硬,说话在工人里也有号召力。”
人群后排的两个年轻姑娘互相推了推,怯生生地往前站了站。扎着马尾的姑娘先开了口:
“卫厂长,我叫曹佳,这是李甜甜,我们俩在学校学的就是食品检验专业,
去年刚毕业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试生产的时候我们来盯着质量吧,保证每一批都按标准检测!”
看着曹佳紧张得攥紧衣角,李甜甜用力点头附和的样子,卫国忍不住笑了:
“欢迎啊,咱们厂正缺你们这样的专业人才。”
有了老技工的支撑,又有年轻专业人才的加入,卫国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大半。
当天下午,沉寂已久的向阳厂就热闹起来。
锄头清理杂草的“沙沙”声、扳手拧动螺丝的“咔咔”声、水桶撞击地面的“咚咚”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厂区里久违的乐章。
卫国没闲着,一会儿帮着搬废弃的木板,一会儿跟着清理车间地面的油污,抽空还用意念和有福沟通。
“有福,空间里的人参分三批运过来,明天先送二十斤中等品相的,顶级的留着后续做高端线;
蜂蜜要那种封盖的成熟蜜,记得装在旧瓷坛里。蜂王浆也先别送。”
他蹲在墙角假装系鞋带,在心里仔细叮嘱,
有福在意识里应下,卫国这才松了口气。
空间里囤积的这些人参和蜂蜜,或许就是向阳厂起死回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