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突然而来的边关缺少物资一事打乱,今天得继续。
皇帝道:“就昨天是伤风败俗还是清新脱俗一事,朕综合了一下百官的意见,认为伤风败俗的人高于清新脱俗之人,不少人给朕上折子,恳求朕下令,禁止出售那个东西,有伤风化。”
“陛下英明。”以郑家同为首的人大声道。
青衣侯道:“本侯的意思在昨天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如果诸位大臣认为女人使用月事带有伤风化,即日起,就把家里会来月事的女眷都逐出府。”
才能证明你们的高风亮节。
青衣侯说话当真是无所顾忌,想说就想。
众臣听在耳里,倒吸冷气。
支持青衣侯一派的道:“青衣侯言之有理。”
靖安侯不敢说话,毕竟这事是他女儿搞出来的。
现在百官公然讨伐的是他女儿。
两派的人又在此争论不下。
青衣侯道:“边境争战不断,援兵和粮草都有派送出去吗?陛下和诸位大臣的心思不放在国事上,却整日盯着女人的裤腰带,本侯看你们针对的不是月事带能不能售卖,而是在针对朝阳郡主,甚至是靖安侯府。”
靖安侯只觉得虎躯一震。
他上前道:“陛下,臣一片忠心,报效朝廷,小女也一片丹心,一心为国为民,边境缺少粮草,她听说之后,当即就捐出一千担粮食和两万白银。”
她捐得甚至比诸多大臣还要多。
要知道卫桐定居在帝都还不足一年的时间。
她能拿出这么多粮和银,有没有丹心百官不知道,但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件事情。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她在帝都确实赚得盆满钵满。
当真是羡慕一众百官。
许多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走过来的,并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也没有那么多的田产,商铺,除了一年小几百两的俸禄,并没有额外的收入。
这等官员捐赠的并不多。
能给一百两银子都不错了。
当然,除了几个别两袖清风的好官外,贪污受贿这等额外收入大部分官员都有。
*
说起女儿做的好事,靖安侯也不含糊,如数家珍道:“微臣胆敢请陛下和百官明察,小女自幼流落民间,最是体恤民间疾苦,她在回春堂做大夫,每个月都会有一天的免费开放日,任何前来看病的人都是分文不收。”
“百寿堂前更是常年设有施粥点,帝都的那帮整天沿街乞讨的乞丐,都被她安置在了百兽山去干活,每天不但有吃有喝的供应他们,还会给他们每人发放七十文的银钱。”
“百寿村的村民是如何在此落户的,相信陛下也有几分耳闻,是小女带着他们翻山越岭躲过了无数的豺狼虎豹,九死一生,才逃荒到此,带着村民开了那一片荒地,建了家园。”
数起女儿的这些事迹,他不觉然眼眶也是一红,恍惚间才发现,女儿这一路走来其实真的很不容易。
以往,只看到她雷厉风行的手段。以至忽略,她也是历尽艰难才走到今天。
他一桩桩的数下去,说:“御王有难,她只身前往把人救了出来,陛下念她救御王有恩,封了她做郡主,把百兽山赐给她,她体恤民间疾苦,转身就免了封地所有百姓的税。”
这样的事情有哪一个人能做得到?
“她不仅免了三个村民的税,她还在村里开设了学堂,免费提供他们读书的机会,为朝廷培养人才。”
试问在座的大人,哪一个有她一个小女子这般义薄云天?心怀家国。
这样的话他当然没敢问出来。
不然,就又要激怒这帮自以为是的朝臣了。
他说的这些事情,有人知道一些,尤其被封为郡主的时候,那是姬玉温当着百官的面封的。
甚至也有一些人见过他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