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
你现在一切都好吧。自从你前几天离家后,就一直没有和我们联系,也不知道这一个月来你都在干些什么!前几天我和你姨父打了八、九次电话到你的宿舍,但宿舍里德同学都说不认识你。为此我们都非常着急,天天都在盼着你的来信。所以希望你收到信后就立即回信,并将你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好让我们放心。至于家里,现在一切都好,你就不必为我们担心了。
三月十六日
孟林读了信,又一次热泪盈眶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暑期
第三章 暑假
1。返家,到镇上
期末一天天临近,孟林的心里也一天天紧张不安。先是体育考试,孟林的成绩依然是班上最低的,体育老师说他连一名女生也不如,这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其次是前段时间发生的那件事,让他感到无颜面对家中的父母及乡邻朋友。因此他害怕考试,更害怕回家。可是等到期末考试结束,他有不得不回家了。
火车轰隆隆地向南奔驰。这是一趟由西安发往重庆的列车。车上挤满了人。其中大部分是刚放假的学生。
孟林与两名同乡站在第八节车厢的过道上,显得无精打采的。由于昨晚候车,他也是一夜未眠。渐渐地,窗外出现了山峦。孟林的心情也如车内忽明忽暗的光线而晦明变化着。
当他们到县城,已是下午五时,从县城发往他们镇上的最后一班车已于半小时前离开了,他及那两名老乡就在县城的一家破旧的旅馆住下。
第二天上午十时,孟林乘车来到镇上的姨父家。姨父正歪歪斜斜地坐在藤椅上看电视。孟林无比惭愧地上前与他打招呼:“姨父。”
“放假了么?”姨父头也不回地问。
“放假了”孟林小声地答道。
“前几天你到学校怎么不写信回家呢?害的你父母整日为你提心吊胆的。”姨父质问道。
“我原以为只要打过电话回来就可以了……”孟林怯怯地解释道。
姨父就不言了。
孟林在屋里的一张凳子上心神不宁地坐了一阵,就来到阳台上。楼下的大街上,熙熙攘攘。原来今天正是赶集的日子。
“家里有没有人前来赶集呢?而我见了他又该说什么呢?”孟林徘徊着。
七月的南方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明亮的天空,飘来一朵乌云,继而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来,街上顿时乱开了——行人步子匆匆,小商贩纷纷撑起了雨篷,只有一些戴着草帽的中年农民仍在街上不快不慢地走着。不一会儿,街上便是一片清寂了。雨越下越大。孟林忐忑不安地在姨娘家呆了两的小时,到中午,家里仍没有人来。雨仍无休止地下着。到下午三时,孟林就辞别姨娘一家往家里而去。
2。返家途中
空寂的大街上泥泞不堪。孟林在经过一家商店时,听见店里传来他小学时的同学许周的声音。孟林抬头,只见许周正在与商店老板聊天。孟林主动向他打招呼。他神情中带着尴尬与羞涩地抬起头来。
“放假了”孟林面带愧色地说,“你还不回家么?”
“回家——雨这么大——”许周望望天空,为难地说。“那我们一起走吧?”孟林建议道。许周略一犹豫,同意了。二人同撑一把伞往家里而去。公路曲曲弯弯。孟林踌躇一阵,鼓起勇气向许周问起家里近来的情况。
“好,就是前段时间,因为你没有写信回家——”许周说着,打住了。孟林也就没有再问了。
雨渐渐小了许多。远处的山顶上雾气升腾。二人又走一段,雨停了。孟林收起伞。后来二人又聊一些村子里近来发生的事,就进入村子,二人又走一段小路就分开了。
“但愿不要再遇见熟人了。”孟林在心里暗暗祈祷着。然而事与愿违。在他与许周分开不久,他就遇见一名邻居。但那名邻居并未向他提及前段时间的事,这让他感到十分庆幸。他又怀着侥幸的心里走了一段,便来到一位堂叔家的院子里。这时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正在房檐下打扫卫生。那是他的婶子,一位心直口快的人。他的婶子在与他打了招呼后,就急不可待地问:“小林,前几天你怎么不打电话回家呢,可把你的爸爸妈妈都快急死了?”说完,充满期待地望着孟林。孟林尴尬地想,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再解释又有什么用呢?就试着岔开话题,反问道:“今天他们都在家吧?”
“下雨天,应该在家。”婶子一面大失所望地回答,一面转身忙自己手中的活。孟林就继续往家里而去。
3。见到家人
离家越近,孟林心里越是忐忑不安。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
突然,他远远看见自家院外的苹果树下出现了一个枯瘦矮小的身影。孟林只一眺,便认出那是母亲。霎时间,他感到脚上犹如绑上沙袋似的,无比的沉重。他仍坚持着往前走。
终于到家了。孟林来到母亲的面前,满怀歉意地端详着母亲。母亲也十分欣喜地打量着他。数月未见面,孟林发现母亲又变得苍老了许多:两鬓斑白,面容憔悴,深陷的眼窝犹如泪水枯竭了一般,但她那神采黯然的脸上却刻满了慈悲与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