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芷颖赶紧擦去了眼泪转了过来,只是脸上的泪痕明显。
“活着,比什么都好,快别哭了,当心让人看到。”喜清欢掏出自己的手帕递了过去,一边安慰着,她可不是一样的么?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去的可能,再也见不到亲人,可她还是要好好活着。
“我是高兴的。”刘芷颖不好意思的笑笑,接了帕子细细抹了脸,“小姑姑,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会好好做事,一直等到他们回来接我的那天。”
喜清欢笑着拍了拍刘芷颖,她倒是想说很快就会有这天,可这样的话,明显是骗人的,比如喜家,圣旨一下,便是十几年不得见人了……刘家被流放西北边陲,又有秦家人作梗,这短时日之内,根本不可能回来了。
刘芷颖点点头,平复了心情,才转身去找厨房。
喜清欢跟着一起过去。
厨房里,阿虎已经派了人去买了菜回来,老厨娘和一个小厮正在忙碌着,看到两人,老厨娘愣了一下。
小厮却是认得喜清欢的,马上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喜清欢行礼:“九小姐。”
“有热水和茶叶吗?老爷那儿还没送上茶呢。”喜清欢不记得这人,不过瞧他的衣裳倒是车马行的,便点了点头直接问道。
“有有。”老厨娘吃了一惊,打量了喜清欢的衣服一眼,不过,到底没有怠慢,到小灶上提了水壶下来。
“我来吧。”刘芷颖已经在厨房里找了一套青瓷茶具出来,走过去接手了泡茶的事。
老厨娘有些犹豫,不过见喜清欢没说什么便退了开去,继续方才的事。
382上酒楼送饭
江楚航的到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喜庆靖,虽然见了面时,喜庆靖还是摆着那副不欢迎人的样子,不过,当江洛提出这两天要搬到小院与江楚航住的时候,喜庆靖却不满的说道:“除夕守完岁就回这边来,那边冷灶冷火的能有多热闹?”
于是乎,江楚航和江洛两人只在那边小院过了个祖孙两人的除夕夜,大年初一这一天一大早,便被喜庆靖派去的人给催了过来,一连八天,都是白天来这边,晚上回去休息。
喜庆靖几乎每天巴着江楚航,两人不是躲在书房里半天,就是和喜守勋等人对弈,或是看喜世廉、江洛、喜冰欢等人过招,喜玉欢则依然沉迷书藉,趁着这几日没少向江楚航请教问题,江楚航做了那么多年的学问,这自然是小事一碟。
初九这一天,江楚航依依不舍的告别,喜家这般的热闹温暖,是他家这些年来都不曾有过的,也是他梦寐以求的。
“我还真想像你这般,来个金蝉脱窍,从此隐居市井过这样安安稳稳的日子啊。”喜庆靖等人送江楚航到门口,江楚航回头瞧了瞧喜庆靖等人,忽的对喜庆靖这般叹道,“只可惜,身不由己。”
“朗朗乾坤,纵有一时阴霾,也不过是暂时的。”喜庆靖颇有深意的看了看江楚航,总算没有说什么故意刺激他的话。
“但愿吧。”江楚航微微一笑,冲喜家人挥了挥手,率先出了门。
江洛等人也没有送他出去,一出门便有阿虎阿豹驾的马车在等,来时怎么来的,回去的时候自然怎么回,这些。他们早有了安排。
过了初八,一家人便再次忙碌了起来。
银楼的生意也算不错,喜世廉和方继俩分工合作,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合作的也越来越默契,除此之外,喜世廉还要兼顾青石镇的生意,虽然四喜斋微缩了,可铺子还在,四喜布艺铺也在。只不过是交给了周掌柜的看着。
喜世耿对种田种地很有心得,便带着人开始春耕,江洛的良田和荒山都交给了他打点。
镇东的小吃街即将开业。江洛和喜守业开始早出晚归,一个负责挑选各种小吃摊主迁入,一个负责铺子签契等事儿,喜清欢的铺子也顺利的接了下来,当然了。别人的铺子租金一年五两,她的却是花了二百两直接买下来的,如她这样买下来的还有徐家和钱家,徐家做的米铺子,钱家做的杂货铺子。
喜清欢只是在经过的时候瞟了一眼,便自己忙自己的去了。店旗已经托了二姐绣制,匾额则是三姐自告奋斗,大姐见两个妹妹都出了力。便自发的写了贺联,至于店里的那些菜谱画,江洛却还是坚持由他来画,又替喜清欢寻了几个可靠的人手来。
当然了,他也只是推荐一下。要不要用还是喜清欢自己作主的。
江洛推荐的人,自然是查过底细的。喜清欢试过了他们各自的长处后,便安排在了鱼香小肆,账房先生、跑堂小二、大厨二厨,很快就落实了,只缺了一个掌柜的,一时想找好的也有不容易,喜清欢干脆决定自己男装上阵。
不得不说,有江洛的人手在,做什么事都方便,短短五天功夫,鱼香小肆里的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只等十五上元节开门营业,两位厨师也在喜清欢的授意下练习起各种与鱼鲜有关的吃食来。
选在十五,自然也是因为江洛与徐钱两家商量的结果,南林镇素来有十五游花灯的习俗,他们便是想借着十五花灯节一炮打响小吃街的名头。
正月十三这一天,南林镇的酒楼茶楼里便聚集了不少的文人书生,他们都接到了江、徐、钱三家联合发的贴子,邀他们出点子做字谜,到时候徐家酒楼三楼免费为他们开放。
另外,南林镇某条街的几个楼也收到了贴子,邀他们各楼的清倌儿前往小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