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别救我我要回家陈年烈酒书评 > 第2章(第2页)

第2章(第2页)

当初王氏生崔珏时难产,险些丧命,后来虽抢救回来了性命,身子却受大损再不能有孕。

可王氏极想要个女儿,碰巧次年崔英生母早逝,三房一时没了女主人,王氏便将才几个月大的崔英抱到了大房养着。

当时王氏亦曾想过要将崔英认到大房名下,只是那年崔嵩明正在长安备考,后来入仕后又自请去了北方苦寒之地任职,王氏不舍得彼时才两岁大的崔英跟着他们一起受苦,只好按下认养崔英的念头将她留在了安平。

不曾想…这一留便是十六年。

这十六年来朝局动荡,历经三帝,崔嵩明的官途亦不算顺遂,虽说每三年便会调任,可调来调去却全都是那些偏远穷苦的地方,直到五年前才入长安做了刑部侍郎。

那年崔英十三,尚未及笄,但也到了该定亲的年纪。

都说崔氏有女百家求,可这话却无法应在崔英身上,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当年她刚出生时母亲为她定下的那桩娃娃亲。

那时谁都未曾想到,这桩婚事竟会让崔英的一生变得如此坎坷。

“你伯娘一直后悔四年前接你来长安小住。”

崔嵩明没什么胃口,仅用半碗粥就放下了碗筷,崔英见状便也识趣的不再动筷,她又不蠢,当然知道崔嵩明今日让她来霞光院是另有它意。

“若那时没让你来长安,你的亲事便不会有这么多波折,此事……大伯和伯娘要向你说一声对不住。”

“大伯言重了。”崔英没想到崔嵩明开口第一件事竟是向“她”道歉,心下不免讶异,顿了顿才道:“此事侄女早已经忘了,还请大伯和伯娘莫要再挂怀,况且侄女明白,当年大伯和伯娘接我来长安亦是为了我好。”

十六年前,自王氏携子随崔嵩明赴任后“崔英”在安平老家的日子就过得越来越艰难。

“崔英”的父亲崔霖与崔霁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性情却与长兄崔霁大相径庭。崔霁少年老成,七八岁时便已不苟言笑、举止沉稳,一看就是可担大任之人。

崔霖则不然,他是幼子,自幼备受宠爱又不必承担家族重任,从小性子就跳脱不训,十五六岁便开始流连烟花之地寻欢作乐,可谓是风流成性。

后来与李氏成亲,他倒勉强安分了两年,极少再去那等烟花柳巷之地。不过却没少往院子里领人,李氏有孕后不久便纳了两房小妾。

再至李氏病逝,崔霖不过半年便又另娶了新妇谢氏。

谢氏对“崔英”并不好。

在安平,就连崔霖房中那几位姨娘的女儿都能骑到她头上去。

譬如“崔英”的第三桩亲事柳相之子柳安,就正是被陈姨娘之女崔蓉所撬。hr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