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眼,林思成又放了下来:“硫酸碳化,然后用电解液催锈,再用氨水薰蒸固锈。最后埋进沙里仿土沁……明朝就算了,也别五百年,最多五年……”
男人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娘的,来了个行家?
前面那只银龟还能说是凑巧,这只铜净瓶难道也是凑巧?
搞清楚,真品和仿品之间隔的不是河,而是鸿沟。
但无所谓,你行归你行,大不了不下刀了。能看上你就买,看不上就走人……
暗暗转念,男人闭上了嘴,也不介绍,更不推销。
继续往下看,大概看了五六件,林思成挑起一串念珠。
白玉质地,珠子一般大小,中间镶着几颗绿松石。头珠为红玛瑙,底下串着一颗玛瑙葫芦。
这个葫芦就挺怪,更怪的是:特别长。
粗略一数,少说也有三百颗珠子,是普通念珠的三倍。
林思成瞅了瞅,往手腕上一缠:“经理,多少钱!”
男人有些狐疑:不问出处,不问年代,而是直接问多少钱?
仔细再看,就普通的白腊石,基本都是论斤卖。所以虽然是老物件,但价格并不高。
回忆了一下,成本价好像是一千过一点。
男人心念一动:“九千!”
“高了!”林思成拨着珠子,“两千!”
这价给的?
刚好能赚一点,但又赚得不多?
男人摇摇头:“最低八千!”
林思成没说话,顺手解下来,快要放到盒子里的时候,男人伸开手一岔:“三千,你拿走!”
林思成没犹豫,当场付钱。
再没看,也没要盒子,顺手缠在手腕里,三个人出了店。
这儿不是商场,没那么多监控,但指挥车里听的很清楚:林思成买了一件古玩。
计划中可没这一项,女特勤开着玩笑:“老板,砸手里怎么办?”
意思是万一不报销怎么办。
林思成摇摇头:“砸不了,还能赚点。”
“啊?”
林思成垂开珠链,“这不是普通的念珠,而是正一教的流珠。道士等级不同,流珠颗数也不同:初真(箓生)用十二、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盟威(紫袍)用八十一、一百零八,三洞(高功)才用三百六十五……
《太上三元流珠经》:(天师)受之用白真珠,圆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意思就是,只有天师才能用白珍珠……”
林思成指了指玛瑙葫芦:“《玉枢经》:北辰之下,尚有三台……何为北辰?帝星。何为三台:三公……所以,这应该是一件是天师流珠。看老化程度,年代大概为明晚或清初……”
稍一顿,他又指指红色的顶珠:“《北斗经》:北辰垂象,而众星拱,明朝为火德,很大概率:明朝、御敕……
也别觉得材质不好,只是普通的白腊石。但不出意外,这应该是龙虎山自产的白玉。更说不好,是天师自个磨的也说不定……”
两个特勤扑棱着眼睛,看看念珠,再看看林思成,再看看念珠,再看看林思成。
林老师,咱们今天来,是来执行任务的对吧?
你倒好,捡漏?
“顺手的事!”林思成又缠到手腕上,“找家懂行的卖了,就说是从金炉斋买的。放心,用不到半天,消息就会传出去,效果会更好。而且还能帮你们赚点办案经费……”
两个特勤没吱声:领导交待的很清楚:林思成说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
再一个,他们连具体的任务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压根不敢插嘴。
但言文镜和副支队长却精神一振:还真别说,效果真就更好?
知道他们破案心切,林思成也没卖关子,左右瞅了瞅,看附近没人,他压低声音:“店里东西有,但不多,而且都挺旧。都在二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