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高处看去,就更为明显。
念七壬也看了过去,无声笑了笑。
少年入了碧塘镇,步入主街,渐渐走出两人的视线。
快要消失在主街上时,少年微微转头,视线直直射向了望楼,看见了那袭青影。
十月十五,宜,祭祀,忌,诸事不宜。
敲锣打鼓的动静响彻整个碧塘镇,所有镇民们,皆穿着新衣,高高兴兴在自家门口摆祭桌,置祭品。
客栈的抠门掌柜也大大方方地置了大祭桌,和伙计几个人忙里忙外,热闹极了。
辛莲站在窗前,能看到无数人脸上露出欢欣。
手中的传音灵珠微微泛光。
守着祠堂的楼煜刚刚发来传音。
有人为两对童男童女梳洗打扮,将他们送上了轿子。
巳时,祠堂传来阵阵鞭炮声。有人奔走,高兴喊道:“巳时到!祈福起!”
辛莲几人从二楼下来看热闹,掌柜看了他们一眼,笑着问。
“怎么样?是不是很热闹?诶,还有两位公子呢?”
雁来月淡淡一笑。
“他们昨日玩得累了,还在休息。”
炮声越来越近,掌柜再顾不得探听什么,连忙和小二一起去到门外,踮着脚远远望去。
辛莲三人站在客栈廊下,佯装好奇。
祭祀的队伍最前方是各种举牌、举旗的人开道,其后是唱念祭词的老人,端着香炉的年轻小伙,抬着牛羊祭品的壮汉,四人抬的童男童女大轿,无数瓜果米菜。
然后就是八人抬的高大山神像,神像悲天悯人,令人不敢直视。
以及队伍后一溜吹锣打鼓的人。
“……折芳此去,愿安千里……”
“……彼水之华,祈佑万民……”
咿咿呀呀的唱词传遍每个人的耳朵,将安宁美好的祈愿也传到整个碧塘镇。
祭祀队伍每到一户人家,都要在门口游行一番,一家老小皆出门下跪,拜山神。
迎了山神进屋后,山神会在其家中绕几圈,表示护佑,然后游行队伍离开时会带走那户人家祭桌上的所有东西,那都是给山神上贡的。
辛莲几人都是修士,皆不懂凡间小地方的祭祀,所以在周围人的耳语之下,勉强明白了一些。
有许多镇民跟着游行队伍一路走,不过片刻,队伍就已经很长了。
一个时辰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客栈。
重重人影中,辛莲几人退到角落里,无声无息注视这一切。
隔着隐约被风吹起的轿帘,辛莲看见,穿着干净衣衫的孩童,画着喜庆的妆容,额上点着朱砂,正笑着吃点心。
你喂我,我喂你。
“乖宝宝!穿新衣!簪珠花!点慧痣!”
“你们呐,就是山神座下的童子呀!”
“好乖乖!去了山神那里,可有很多很多点心可吃呢!”
这些谎言,通过辛莲留下的符阵,传到她耳中,犹如张口的毒蛇,含着信子,引着这些孩童走向美梦。
辛莲微微垂眸,不去看那些腐烂的笑容。
正此时,她感到一股极浅的视线。
很浅,若清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