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要朝楼下走去,走到楼梯口,忽又停住。
算了。
和黄锦约的,只有两个月,不再拖了。
帮孙振河提提速。
陈一航当即将系统面板调出来,把仅剩的500积分,兑换成一瓶5个智力值的饮料。
挥到孙振河的身上。
系统面板显示,孙振河的智力值瞬间从81,变成了86。
这一瞬间。
孙振河没来由地,感受到一股神清目明的清凉。
愣了愣神。
再看书本,刚才揪破头皮没想通的点,竟然瞬间明白了。
孙振河不由暗暗欣喜。
此时,矗立在楼梯处的陈一航,重新回到他旁边。
“振河,最近我通过关系,打听了一下证明‘1+2’的可行性方案。”
“我说你记。”
“你按照这个路子,试着证明证明。”
孙振河呆了呆,结结巴巴地道:
“真,真要证明‘1+2’?”
从前几天班主任提出,让他通过证明1+2的方式,考上普林斯顿后,他就开始研究问题的难度了。
搬到三楼这边后,更是多次去一楼上网查询。
不查不要紧。
越查越心凉。
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双目无光。
当今数学领域,全球有四大顶刊:《数学年刊》、《数学新进展》、《北联数学会杂志》、《数学学报》。
含金量在《自然》《科学之上》。
全年合计刊登文章数量100篇上下,分散到各大分支,比如微分方程、拓扑、数论、代数、分析、泛函、统计等更是竞争激烈。
而自创刊以来,华人在上面出现的次数,累计不超过三位数。
注意,是累计!
过去5年,更是只有寥寥的13篇,其中大多数还不是独立创作,而是团队共同研究的结果。
他孙振河如果能证明“1+2”,妥妥的可以发表在四大任何一个顶刊上。
就是说,他要超越这些数学家才行。
前些年,国内有个叫陈童的天才数学家,曾经花了三年时间证明,最终无功而返。
要知道,陈童可是13岁就考上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