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的谋逆大案”这话一出,这几位都知道此事不能善了了。
前面三个案子,沈节度被母亲和弟弟所杀,乃是背逆人伦之举,确实是骇人听闻;石林庵囚禁良家女子然后贩卖,更是丧尽天良;跟这两个案子盘根错节的燕娘子被拐案也能让人慨叹世事浮沉。
但现在这些案件的缘起竟然跟十五年前的那件事有关……
当今皇帝登基已有十三年,他的皇位是从前任废帝手中篡夺而来,这在太平光景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必会被人骂乱臣贼子。
但将近百年的乱世,走马灯一般轮换的天子和国君……已经让所有人都厌烦杀戮。
人心思定。当今天子乃是难得的明君,这一点天下人都有目共睹。
他对内收拢兵权,化解了骄兵悍将这唐末以来的死结。
对外,他平定中原半壁江山,随后先南后北、步步为营,逼迫南方各国成为成臣属;剑锋直指北燕,让后者第一次从攻势变成守势。
他劝农桑、兴文教、立法度、宽刑罚,让这天下终于有了太平模样。
只有魏王和刘仁辅等少数几个重臣知晓:皇帝的身体也有隐患。他在十五年前被邪物“墨君”刺中心脉,造成的伤痕永久存在,甚至还在日趋恶化。
皇帝本人当年不仅是不世出的名将,个人武学造诣也是登峰造极,按理来说,没有什么刺客能真正伤到他。
但偏偏那一次,刺客竟然能预知他的行踪,使用的还是世上已经寥寥无几的邪物。
十六朝那些异人和邪物闹得轰轰烈烈,经过越太后和两代后人的打压和缉杀,不知费了多少明里暗里的手段,才把这群人赶到海外诸岛上,随后数代君王都禁毁这些邪物。
经过数百年的光阴,留存在这世上的邪物已经寥寥无几,启动它们也需要极为苛刻的条件,其中大部分只是颇有灵异,也并非都是攻击性的利器。
魏王之前微服冒险,去幽灯集夺来的邪物“大宗师谱”,经过各种能人异士的研究,都不知该如何使用,只能将它束之高阁。
唯有当年刺杀皇帝的那柄墨君,刺中皇帝的瞬间,竟宛如万千星辰入体,造成的伤口根本没法痊愈,甚至在不断扩大中……若不是当年使用了秘法,皇帝只怕已经不在人世。
这些陈年旧事在魏王心头一闪而过,其他几名年长的官员虽然不能知道得这么详尽,但也隐约知道十五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
当时皇帝还未登基,却已是中原最大的枭雄势力。他率百人轻骑出行,行踪隐秘,却依然能被刺客拦路,显然是有人故意泄露。
魏王刚刚执掌武德司,当时在军中彻查,可疑人士抓了不少,却并没有查到有效线索。
此案事关重大,魏王不能再让弥超口述,他面沉如水,缓缓道:“十五年前的那次刺杀案,显然是有人预知了皇兄的行踪,甚至在他刻意另选的山中小径预先做好埋伏。当时孤就知道,军中高层有人泄密。”
“这个泄密者一日没有抓到,孤和内阁诸公就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但孤万万没想到,沈节度一案,竟然显露了迟来的真相!”
他看向大理寺和御史台众人:“你们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沈节度也算位高权重,家人若是犯了什么过错,他可以先行弥补再回奏皇兄,为何会逼着他们自首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