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偏题,现在说的是丈量田亩的事!”
“都是一回事,我希望朝廷能轻重缓急,由易到难,有序,稳妥的推进……”
……
苏颂,章惇等人抱着板笏,转过身,看着朝臣们争论不休。
他们固然是当朝相公,是‘新旧’两党魁首,但也不是能控制所有事情的,尤其是在庞杂的政务上,很难统一所有事情。
赵煦忍的有些辛苦,头上冒着冷汗,眉头不自觉的皱起来,喉咙里太过难受,许久之后,他控制不住的低低的咳嗽两声。
朝臣们一惊,忽然收声,齐齐站了回去。
苏颂,章惇,蔡卞等人更是转过身,目光有些惊疑的看向赵煦。
赵煦眨了下眼,面上不动,心里暗道:我真的只是喉咙难受。
但群臣明显不信,赵煦喉咙又动了下,微笑着道:“变法犹如过河,一步一深浅,我们要谨慎小心,却也不能故步不前,该大胆的大胆,该谨慎的时候谨慎。不要争论,最重要的是向前走!”
第两百六十七章局势危急
赵煦的话,就是圣旨,何况还说的有道理。
朝臣们抬手,整齐划一的道:“臣等谨遵圣训。”
“继续。”赵煦摆了摆手。他头越来越疼,双眼都有些睁不开,昏昏欲睡。
苏颂与章惇对视一眼,两人看出来了。
群臣却没有,他们继二连三的出列,述说着对各项‘新法’中的种种看法与异议。
纵然是在紫宸殿上,有所节制,但在谈论一些问题时,很快就针锋相对,彼此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相互争论不休。
‘旧党’的人在冷眼旁观,相反的是‘新党’内部在争论,长枪短炮,绵绵不绝。
赵煦深深吸了口气,极力的保持冷静,皱着眉,眯着眼,看着,听着,脑子里嗡嗡,没办法思索太多。
陈皮在一旁看的最清楚,越发担忧,神情有些焦急。
苏颂与章惇对视一眼,两人不动声色的点了下头。
苏颂抱着板笏转过身,对着朝臣,道:“对于具体的问题,政事堂开会讨论,无需在超会上争论。”
苏相公还是有威仪的,众人听着,有些不情愿,还是收声站回原位。
章惇道:“大政已定,无需在枝节上纠缠。陛下诏书已下,剩余之事,由政事堂共议。”
蔡卞看着赵煦的脸色,陡然反应过来,抬手下赵煦,道:“启奏陛下,今天是开朝第一天,既然诸事已定,政事堂以及六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臣请提前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