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在这飞云卫落于内皇城的署区,小小屋舍中,太子同楼大人还有几个暗卫好似不知寒暑地同进同出了几日。
一切岁月都飘不进积年累月的账册之中,一切喧哗也吹不进巍然不动的屏风里。
无论皇城内外如何风云变幻,这里都一成不变。
沈持意一直担心楼大人又有什么阴谋诡计,可这人在查账之时确实十分专心,住在东宫却也只是单纯地住着,沈持意并没有察觉什么怪异之举。
好似之前的一切都是他想多了。
但这人每日都换衣裳——换的还都是他在江南买的衣裳。
太子殿下一开始还能应对得游刃有余,到了后面几日,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为好。
楼大人反而会主动问他:“殿下觉得臣今日这件衣袍如何?”
殿下快撑不住了。
好在第五日,他们终于把皇帝要的东西处置妥当,只差让楼轻霜誊抄一遍,便可以上奏御前。
楼轻霜誊抄的笔锋一顿,看向纸页上的数额,问:“此数是殿下算得的?”
沈持意探头一看,正是对烟州这几年应该有的税银总数的估量。
而根据这个数额往前推,烟州早在宣庆十二年便已经开始欺骗朝廷,瞒报税银——足足十年之久!
一开始瞒报的数额不算多,后来不着痕迹地逐渐贪漏更多,直至今年彻底因羌南军情的意外而藏不住。
楼轻霜下江南几个月,能查到近两三年来的线索,已是楼大人再往前所需时间和精力众多,并非是拿着密旨下江南几个月就能查出来的。
可沈持意这边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十分笃定,也难怪连小楼大人都要问上几句。
太子殿下解释道:“这个是我估计的,虽然说大人没办法查明几年再往前的账目,但飞云卫这边有大兴开朝以来,烟州每年送上来的税银明细和一些杂七杂八的琐碎记载。根据这些,再把每年的朝政、或有天灾一类的情况也考虑进去,可以进行推断……”
他话语一顿,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细说
他用的是很简单的计算,用往年的税银明细来推算近年。其实一般来说不会那么容易,但是大兴建朝以后的数据比较稳定,传位到宣庆帝这一代还没有什么重大改革,变量较小,只需要考虑天灾等少见的意外情形,算起来比较容易。
算出烟州居然十多年前就有问题时,他也颇为惊讶。
卷宗记载,楼禀义就是宣庆十二年调任烟州太守的,若推断无错,楼禀义居然一上任就开始谋划此事。
楼轻霜双眸之中闪过片刻意外之色,问他:“殿下确定?”
“不是很确定……我也是估计,无法给出确信之言,”沈持意无所谓道,“但若是开始查办,只要以此为依据,撬开一个涉案官吏的嘴巴便可印证。至于陛下那里,我会言明此事是我推断,与诸位都无关,若是错了,我一人担责。”
若是对了,那便不会放过任何贪赃枉法之徒,甚好。
若是错了,皇帝要问罪他,那也不错。
稳赚不赔!
楼轻霜还未说什么。
抱着刀守在一旁的许堪突然放下刀柄,拱手对他说:“殿下仁德!”
又听到这句话的沈持意:“……?”
他又哪里仁德了?
只听许统领字字铿锵:“此奏疏一经呈交,便是质疑十一年以来在烟州官场混迹过的所有官吏,若是稍有错处,殿下所需承担之后果不堪设想。可殿下没有丝毫犹豫,不惧地方官府勾结,不怕来日可能的明枪暗箭,都要搏一个水落石出的清廉官场……”
沈持意顿觉不妙。
“大兴有殿下这般储君,实乃幸事!”
“我……”
“请殿下放心,此奏呈交之后,若是殿下有难,飞云卫忠君之事,除非与陛下之命相悖,否则许某必会竭尽全力护卫殿下周全!”
这就不必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区随机掉落66个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