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红楼之黛玉她娇媚撩人 > 第196部分(第2页)

第196部分(第2页)

黛玉有些不确定地说道:“赵秉原是在西北立功,按理圣上不可能安排赵秉回去,但此时又有两点,一则西北现在无人主持,圣上显然对有的人,尤其是此次事件很是不满。二则抚远将军定然是不能常住西北的,故而我想着赵秉回去的可能还是很大。”

听黛玉如此说,莫轩挑了挑眉没发言,赵秉却是眼中露出惊喜的光芒急声儿问道:“姑娘可是确定?”

黛玉看了赵秉一眼,没好气地道:“我能确定什么?没听古人云帝心难测吗?这不过是我的猜测罢了。”

宋时先时听黛玉如此说,心中还有些担忧,此时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道:“姑娘说的不错,这不过是猜测,当不得真。但若果真如此,倒是要听姑娘好生与你们分析分析。你们也都记在心上,莫要说了出去。”

赵秉向来有点怕宋时,听宋时这般一说也知道自己失言,遂急忙起身抱拳道:“叔叔教训得是。”说完又对黛玉抱拳作揖道:“赵秉乃是粗人,说错了什么,还望姑娘见谅,请姑娘再为我们分析分析西北的形势。”

黛玉笑道:“我便是不见谅,看在绮罗姐姐跟兴哥儿的面儿上,也不能不与你说啊!”赵秉见此憨厚地一笑,对着绮罗道:“谢夫人情面儿了。”一时倒是都笑了起来。

黛玉却是不知,她在这里猜测着皇帝安排的时候,皇帝已经将她昨日与五皇子之间的那点儿事儿,了解清楚了,甚至还让人偷偷地取了黛玉给五皇子的画册来看,看过后又悄悄还了回去。

皇帝倒也没有避着黄季云,甚至还将黛玉的画册给黄季云看过,黄季云先是疑惑的问道:“圣上这是怀疑玉儿她……”

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清楚,皇帝瞧了黄季云一眼,摇头笑道:“亏得朕将季云引为知己!”说完叹了口气道:“说起来还是那丫头了解朕的心思啊。”

皇帝这话不明不白的,但黄季云的心却落回了肚子里,继而接着试探道:“那圣上对玉儿的将来可是有了安排?”黄季云这话老早就想问了,可到底没问出口,此时有了机会,话到嘴边儿不问不快。

皇帝似笑非笑地看着黄季云,也不说话,看得黄季云心底直打突,难道传言是真的?圣上果真对玉儿……黄季云想到这儿冷汗都冒了出来,抬眼偷偷向皇帝望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回 保护

特此感谢彝魈淋的月票支持~o(n_n)o~感谢神棍,问天,麻苍叶,炮兵,天意,卡加利人,绝世霸者,ksgx,白菜加酒,丽水铺子,许也,完美魔使,等亲给古井推荐~o(n_n)o~

————————————————————

黄季云见皇帝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不由得背心感到一阵的冰凉,可想到自己与林如海多年相交,黛玉又拜自己为师,自己当年既收了这个弟子,且是唯一的弟子,便不愿就此退缩,遂深吸口气道:“玉儿她看似生性淡泊,实则……”

不等黄季云说完,皇帝第一次对黄季云动了怒气,伸手便将手中黄季云刚刚递给他的折子给砸了回去。差一点儿就砸在了黄季云的头上,还好黄季云反应快,伸手抱住了折子。

见皇帝动怒,黄季云很是忐忑地急忙跪下,正欲对皇帝说说黛玉的缺点什么的,却听皇帝冷着声儿厉声问道:“季云将朕当成什么人了!还是竟也与那后宅妇人一般听信谣传了?”皇帝如此一说,黄季云表面上有些茫然的抬头,心底却是大大的欢喜。

皇帝自然瞧出了黄季云那茫然的神情后,偷着乐心思,却也不点破,只叹息道:“那谣传虽不是朕让人传的,却正好挡了不必要的麻烦。都当朕对那丫头有所意图,便没人敢打她主意。也是对她的保护,将来总少不了朕的赐婚,到时谁又能说什么?”

黄季云听皇帝难得的如此解释一番,更是为黛玉考虑如此周详,心中感动异常,遂也不起身,反而磕头道:“谢主隆恩!”

皇帝却是不卖黄季云的账,没好气地道:“还不给朕起来?谁稀罕你谢了?朕这是当初答应了如海,也算是完成了当年的承诺!须得着你来谢?便是要谢,朕也等着那丫头亲自来给朕磕头谢恩呢!”

皇帝说完竟忍不住笑了起来,像是想象着黛玉磕头谢恩的模样,心里就很乐似得。

黄季云看着这样的皇帝,心中也是有些叹息,却不愿继续纠缠这话题,省的闹出别的事儿来。遂问道:“不知圣上让微臣看那画册又是……?”

黄季云却不知,皇帝对于黛玉也不是从未有过想法,只是终究不敢将她放在宫中,怕宫中生出什么变故来罢了。

听黄季云问起画册的事儿,皇帝才摇头苦笑道:“那丫头鬼点子太多,朕倒不是怀疑她什么,但万一她无意间给了小五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朕却不知道,岂不是白瞎了?当初她就给了轩哥儿那么一张雪橇图,若非此次在西北立功,怕是谁也没在意。”

皇帝见黄季云脸上还有迟疑,遂摇头笑道:“朕发现,只要谈论到那丫头的事儿,季云便乱了阵脚。令朕叹息摇头的时间都多了。”

黄季云一愣,却又听皇帝笑道:“要说那丫头有争那从龙之功的心思,朕是相信的,别以为朕不知道,当年的事儿,可没少了那丫头的影子在里边。”说到这儿皇帝顿了一下,皱眉问道:“季云说说,当年那丫头才多大?”

说起这个,皇帝也是心有余悸。见黄季云低头不语的模样,皇帝却也并不愿继续深究。

想了想皇帝便接着说道:“一则朕如今还年富力强,那丫头怕是还用不着这么早开始站位,再则以她与武郡王府,与皇后的关系,便是要站位,也会站在承德这边儿才是。”

说到这儿皇帝深深地看着黄季云道:“再说那丫头精得很!朕对承德的心思,朕不信那丫头瞧不出来。便是她瞧不出来,怕是季云也该看得明白的。岂会让那丫头做错事儿?”

听到这儿,黄季云不敢在继续沉默了,急忙躬身道:“臣不敢妄测圣意!臣……”不等黄季云说完,皇帝便打断道:“行了行了!别与朕来那套虚的!朕之所以看重那丫头,便是那丫头从不与朕虚与委蛇!”说完皇帝有些不耐烦的挥退了黄季云。

黄季云也知道皇帝有些动怒,可他心中一样是苦笑不已。黛玉不再朝中当差办事儿,不再朝堂上站位,而自己却不得不站立在这朝堂之上。皇帝登基之前,他们可以是知交,是好友,登基后,便只能是君臣。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再加上皇帝登基几年,威仪日重,有哪里是当初那位冷面王能够比拟的?黛玉可以依仗这自己年幼,直言直语畅所欲言,自己又岂能如此?作为大学士的自己,是必须为百官表率的……

黄季云能想明白这些,皇帝能不知道?只是皇帝心中多少还是有些遗憾,都说高处不胜寒,如今真正的站在了最高点上,才能深深地体会到那高处的寒凉孤寂,故而越发的珍惜宠爱黛玉。

黛玉在听了绮罗的种种描述后,沉思了片刻,方才不确定的说道:“要说在我看来,西北其实是块宝地。”

黛玉此言一出,别说赵秉绮罗夫妇,便是宋时与莫轩都是眼前一亮。朝廷年年赈济西北,除了天灾**,更多的却是因为西北太过荒凉,太过贫瘠,而如今黛玉口中却说西北乃是块宝地,不由得都满怀希翼地望向黛玉。

黛玉不知在这院子的角落里,正有一名皇帝派来“保护”她的暗卫,此时也是竖着耳朵在等着黛玉继续往下说。

黛玉向来不爱卖关子,遂也不等几人追问便笑着解释道:“西北虽说种粮食不行,可若是百姓手中有了银子,还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