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其范围,所有诡异的法则扰动瞬间平息。一种令人心安的木质芬芳气息取代了纯粹的能量感。这里的光线变得柔和,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淡淡的翠绿色。虚空之中,隐约可以看到纤细的、如同植物脉络般的翠绿光丝缓缓生长、延伸,构建着这片区域的框架。脚下(虽然并无实质大地)传来一种坚实而充满生命力的触感。
【星环生命烙印…与此地…原生法则…共鸣成功…】守护者系统报告,带着一丝舒缓,【同化压力大幅降低。舰队系统开始缓慢适应本地法则基础…】
幸存者们如同虚脱般瘫倒在地,大口呼吸着这充满生机的空气,一种劫后余生的巨大疲惫感席卷而来。
但伊芙琳和少数核心成员不敢休息。他们知道,这仅仅是暂时的安全区。想要真正在此立足,必须尽快建立可持续的生存基点。
“工程部,就地取材,分析本地法则脉络,尝试构建符合本地规则的维生设施!”
“科学部,全力研究原生法则特性,建立新的环境模型!”
“医疗部,密切关注人员身体状况,检测是否有法则层面同化现象!”
“农业组…尝试与那些光丝沟通,看能否培育食物!”
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幸存者们强打精神,开始利用带来的少量未受影响的工具和材料,结合伊芙琳通过符文感知到的信息,小心翼翼地与这片“翠绿新芽”互动。
过程缓慢而充满挑战。他们带来的科技很多都失效了,必须从头开始,理解并利用本地法则。有时一个简单的取水实验,可能因为引力度公式的细微偏差而失败;有时试图建造一个庇护所,材料却会自主生长成意想不到的形状。
然而,希望也在其中孕育。他们发现,那些翠绿的光丝对星环的生命能量反应极佳,可以引导它们生长成坚固的结构甚至产生纯净的水源。一些携带的种子在接触本地法则后,竟发生了良性变异,开始快速生长。伊芙琳的左臂符文成了最重要的“翻译器”和“接口”,她疲惫地奔波在各个小组之间,协助他们与这片新天地“沟通”。
数日(以自身生物钟计算)的忙碌后,一个极其简陋、却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的临时营地初具雏形。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翠绿藤蔓构成了房屋的框架,一种自发凝聚的清泉在营地中央形成水洼,变异作物在精心引导的光照下茁壮成长。科技退居二线,一种基于理解与共鸣的、近乎“魔法”的生存方式开始建立。
就在营地初步稳定,众人刚松一口气时,艾瑟拉再次无声出现。她的表情略显凝重。
【法则脉络监测显示…‘初诞之穹’的…整体稳定期…即将结束…第一轮…‘法则潮汐’…即将来临…】她指向远方那无尽的光海,只见那些原本相对有序的法则光流,开始变得愈发活跃、混乱,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潮汐期间…法则活性将达到峰值…混乱度激增…所有稳定点…将承受巨大压力…甚至可能…暂时消散…】她的目光扫过简陋的营地,【尔等…需做好准备…或硬抗…或…随波逐流…于混乱中…寻找新的…机遇…】
坏消息总是接踵而至。众人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硬抗如何?随波又如何?”伊芙琳冷静地问道。
【硬抗…需消耗大量能量…稳固所在锚点…风险高…但若能成功…此地法则将彻底认可尔等…成为…永久据点…】
【随波…风险同样巨大…可能被卷至未知区域…甚至落入法则极度混乱的‘漩涡’…但亦可能…被潮汐带往…更靠近纪元核心…资源更丰沛的…区域…】
又一个艰难的抉择。是求稳,还是冒险?
伊芙琳看向疲惫却眼中燃着微弱希望之火的人们,又看向营地中那些与星环烙印完美融合的翠绿光丝。她闭上眼睛,左臂符文贴近地面,感知着“翠绿新芽”的脉动。她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稚嫩”与“坚韧”,感受到它与舰队之间初步建立的、脆弱的共生联系。
“我们扎根于此。”她睁开眼,声音坚定,“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不能再失去这第一个家园。我们要硬抗这次潮汐,让这片土地,真正刻下我们的名字!”
“同意!”
“守住这里!”
幸存者们纷纷响应,疲惫被斗志取代。
“立刻行动!以营地为中心,构建最大范围的稳定力场!雷欧,计算潮汐冲击模型!守护者,协调所有可用能量,包括共振尖塔残存的力量和宇宙之种的最后余晖!艾瑟拉,请你指引我们力场与本地法则融合的关键节点!”
庞大的准备工作立刻展开。所有人如同工蚁般忙碌起来,以营地为中心,利用一切手段——引导翠绿光丝形成防护网络,绘制基于新领悟的法则稳定符文,甚至将舰船上那些半失效的引擎核心改造成临时的能量节点…
伊芙琳站立在营地中央,左臂高高举起,白金色的符文如同灯塔般亮起,主动与“翠绿新芽”的法则核心建立最深层次的链接。她将成为力场的核心,成为这片土地与舰队幸存者意志的放大器。
远方,法则的海啸已经可见。无尽的光流变得狂暴,卷起万丈高的、由纯粹混乱法则构成的巨浪,以一种毁灭性的姿态,向着这片小小的绿洲,汹涌扑来!
“稳住!”伊芙琳呐喊,声音与无数幸存者的意志融为一体!
翠绿色的稳定力场猛地亮起,如同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的光罩,将营地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