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陆军以“大陆政策”为核心,主张优先占领龙国,也就是“大陆”。
进而进攻毛熊,可以称之为“北进论”。
而海军以“海洋政策”为核心,主张优先控制太平洋、东南亚。
可以理解为“南进论”,与英美争夺海上霸权。
两者在军费分配、战略资源,比如石油、钢铁等,争夺上矛盾尖锐。
陆军主导侵华战争,占用大量军费。
在1937年全面侵华后,陆军军费占比超60%。
这引得海军不满,多次要求扩大海军预算。
到了1941年后,陆军主张“北进”。
也就是进攻毛熊的远东。
而海军主张“南进”。
也就是占领东南亚。
但最终因日耳曼进攻毛熊失利、东南亚资源丰富,比如石油、橡胶等。
所以,军部决定“南进”,引发太平洋战争。
但陆军仍需维持龙国战场的兵力,导致“两线作战”困境。
而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权力斗争1930年代陆军内部两大派系的矛盾。
本质是激进法西斯与稳健法西斯的路线分歧。
皇道派是以青年军官为主,主张尊皇讨奸,通过暴力政变推翻“腐败的官僚与财阀”。
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军部独裁”。
而统制派则是以陆军省、参谋本部的中高层军官为主。
主张“渐进改造国家”,通过控制内阁、推行“统制经济”实现军部独裁。
反对皇道派的“盲目暴力”,认为其会动摇天皇统治。
1936年“二二六兵变”失败后,皇道派被清洗,统制派完全掌控陆军,成为侵华战争的主要决策者。
而三浦是统制派,对松井这种贸然而激进的做法十分不理解和支持。
“旅团长,从时间上来看,松井他们应该也到了。”
话音刚落。
通讯兵来报:“旅团长阁下,松井师团他们已经抵达隘口了!”
“好,打开闸门,让他们进来,护送他们离开!”
“是,旅团长。”
一切准备就绪。
闸门缓缓打开,三浦来到隘处,看着慢慢靠近的松井师团,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当松井靠近的时候,三浦挥手礼貌性的打招呼。
然而,松井师团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前进。
大部队快速通过平型关。
参谋长看着一脸懵逼:“松井,他们不停留休整吗?”
“我都备好酒席了。”
看着松井憋着一肚子气,三浦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这是要去找八路军报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