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成罪魁祸首,一回到家,她就在娘家和家里人吵起来,娘家有三个嫂子,她哪吵的过。
周杨氏大嫂:“四妹你回娘家住,家里哪住的下。”
周杨氏:“要不是大哥提议,害我被赶回来,我住家里怎么了。”
周杨氏大嫂:“你还有理,你怎能怪你大哥,你要怪怪你自己在婆家没地位。”
周杨氏:“我没地位,我还给周家生了孙子,我本来就好好,不是为大哥他们营生,我会得罪婆母回娘家,你们还嫌弃我。”
周杨氏大嫂:“生下孙子还不是被赶回来,有个屁用。”
周杨氏生气进屋里。
周杨氏二嫂三嫂拉着人:“大嫂,她好歹每次回娘家都给家里带不少东西回来,你怎么能和她吵,你得罪她,小心以后她不带东西回来。”
周杨氏三嫂:“放心,有娘在,娘说什么她哪会不听。”
这倒是事实,周杨氏在杨家不仅没地位,还要听从杨母的话。
三个嫂子都没把她当回事。
屋里。
周杨氏怯怯喊:“娘”
杨母劈头就骂:“说你蠢你还真蠢,我都让老大教你怎么做,你还被赶回来,你不会不承认吗,让你替你大哥弄份工都弄不到,回来什么都没带,净回娘家白吃,我白生你了。”
周杨氏被骂不敢吭声。
杨母气都气过,道:“算了,回来住就帮家里干活,下次回来娘家不带东西来,你就别回。”
周杨氏呐呐道:“我知道了娘。”
“家里你大哥二哥三哥还有你侄子侄女,你知道家里人多,房间就没有了,你要住就收拾柴房出来住。”
周杨氏错愕道:“可娘我上次回来不就是住侄女房里,怎么,怎么让我住柴房。”
杨母瞪眼:“上次你来做客,这次你是被赶回来,什么没带,娘家还白给你吃,有你住你还嫌弃。”
周杨氏不敢回话了,默默出去收拾,她的那三个嫂子也不帮忙,还在旁边看笑话。
杨母是很重男轻女,对于这个四女儿,本来生了三个儿子生出一个女儿应该是疼爱的,偏偏四女儿出生没两年又生下小女儿,小女儿打小长的水灵嘴巴又甜,就成杨母偏宠。
对于四女儿就瞧不上,背地里就骂她蠢,嫁的还一般,要不是看她能贴补家里,她早就赶人。
不像小女儿,嫁给村里有几十亩田地的富户,还不愁吃穿,家里田地都是在小女儿那租的,她小女儿嫁入后给那家生儿育女,儿婿对她更是言听计从,经常贴补家里,有好吃都给家里带一份,村里人都羡慕,得多长脸。
就这个女儿就蠢。
周杨氏也没少给这个家里带吃食银两回来贴补家里,杨家能够建房子都是靠她贴补的,周杨氏想让她爹娘承认她的好,她渴望父母看重,凡是在周家能拿她都悄悄拿回娘家贴补。
也是,每次她从周家带东西回来,她娘家确实对她好上几分,杨母对她态度都好不少。
这次什么都没带就回娘家,态度还不差,指使干活,还问她拿钱,她偷偷带来二两私房钱都被杨母拿了,还没得好脸色。
周杨氏都习惯杨母态度,直到她小妹回来,就带一篮子蔬菜,她娘就嘘寒问暖,一下子落差就有了明显对比。
周杨氏再傻,她也是有脾性的。
后来,心里有了想法。
—
王家村。
三嫂周王氏娘家。
王母在数落大女儿:“你也太沉不住气,你要是争气些生下男丁,你在周家还会是这种情况,你家里现在靠那儿婿,你应该打好关系,现在倒好,你家大嫂这一破坏,你在婆家还能好过,更别说那边。”
周王氏:“娘你放心,等婆母气消就能回去,我以后知道怎么做。”
王母:“你是我教的,心里都有盘算,你婆母对你有意见,你回去就别掺和这些,只要你给周家生下儿子,你还怕拿捏不住周正,他都听你的,他现在能赚钱了,以后钱还不是落你手里。”
“至于你弟的营生,恐怕暂时是不能去魏记工作坊上工,以后看情形再说。原本还想靠着元哥儿那边关系,让你给妹妹介绍合适人家,现在是不成了。记住,一定要讨好元哥儿,不是让你去找人麻烦。”
周王氏:“嗯,知道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