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妈妈我再也不敢了快穿格格党作者 > 20七零年代极品妈20(第1页)

20七零年代极品妈20(第1页)

第20章七零年代极品妈20

没错,云汐给孤儿院捐款就是要让白眼狼痛苦,她的钱可以给很多孩子,给谁都行,就是亲生的白眼狼不行!

也因为云汐是全市第一个做慈善的人,捐了那么多钱,大家对她的评价越发好起来。全市都知道有这么一位李姐、李老师、李阿姨、李奶奶、李妈妈,提起她再也没有任何嫉妒,因为自己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她已经上升到大家够不到的高度了,谁也不会嫉妒,只会仰望。

被捐助的孩子们时不时就会给云汐写信,都是称呼她为“李妈妈”。云汐一有空就会给他们回信,信也不长,只是简单鼓励他们几句,对他们来说就是很温暖的事了。

云汐身为技校校长,亲自教学生开车、修车。她的班学生是最多的,毕竟她开车是在省里考过第一的,听着就很权威,现在她愿意教,当然有很多人愿意学,学会了就能去单位当司机了,一个月能挣二十块钱呢!

其他班虽然学生少,但也有学生来报名。因为徐子妍说了,第一年报名的学员,学费减半,报了一个班,一周内发现不适合可以换班。

也就是说,交一次学费,在学校想学啥学啥,只不过最后毕业是要考试的,如果每门技术都学几天,每门都不精,最后考试不过关就拿不到毕业证了。

云汐扬名这么久,已经有一部分人对她十分信服,感觉她干什么都能成功。所以一听学费减半,他们立马给家里没正经工作的孩子报名。

琴姐还有点担心,“有这样的福利,不会人满为患吧?到时候教不过来怎么办?”

云汐笑道:“放心吧,人不会多的。我名气再大,也是头一回开学校,信任我的只是一小部分,而且现在恢复高考了,很多人都在上学,不上学的又有很多上班,闲着的还有瞎混啥也不愿意学的,还有舍不得学费怕在这学不成技术的,最后能来的就不多了。”

“那……要不要想办法宣传一下?我们都能帮忙。”

云汐摇摇头,“学校刚开始方方面面都不完善,学生多了我也管不过来,这样刚好。等学一年,有学生出徒,靠技术找到工作,名气就算打出去了,到时候不用宣传,自然有人来。

要是现在学生太多,老师就不够了。办学校是个长久的事,不能急。我心里都有数,别担心。”

琴姐听她这么说,心里也替她高兴,这样子学校就能越办越好了。

就像云汐设想的那样,虽然来了一些学生,不至于让学校冷清,但人数也不算多。

有人在背地里惋惜,“李姐就是闲不住,太能折腾,这回的学校恐怕要砸。唉,她开车那么厉害,在市政府待到退休多好?那么好的工作,别人求都求不来。就算卖也能卖个千八百的吧?她就直接把工作辞了,太可惜了。

她开店也厉害,这才多长时间就把小卖店开成菜场了?他们杨柳村都让她盘活了。你说她好好弄就行了,为啥又开技校呢?学校那是一般人能开的吗?”

听见的人就道:“李姐也不是一般人啊,当初她开店就没人看好,瞅瞅现在多红火?指不定人家开学校也行呢?”

话虽这么说,看好的却没多少。主要前面十年不高考,大家对学校没那么看重。又觉得高中、大学好歹是国家承认的文凭,这私人开个技校有人承认文

凭吗?念几年,最后要是没啥用,那不就浪费钱浪费时间了吗?太耽误事了。所以大部分人都在观望。

云汐不理那些杂乱的声音,学生报名结束,就直接让老师们开课,一节课都不浪费,她的技校就是要让人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最多的东西,掌握技术,尽快出徒。

每个教室后面的板报不是图画,而是工薪表,清楚写明学会某种技术可能找到的工作和对应的初始工资,后面还备注了每种工作岗位多不多,竞争压力大不大。

一目了然,让所有学生最直观地意识到,他们来这上学是为了找工作挣钱。目标明确的工薪表可以时刻激励着学生,提醒学生别在这贪玩懈怠,多留一天就多花一天学费,少挣一天钱。

小张知道她开学校了,还特意从京市找了很多技术方面最新的书籍,给她寄回来。云汐干脆在学校里弄了个图书屋,里面放的都是有用的书,学生随时可以借阅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来问她和其他老师,如果老师不会,就要帮查阅资料把问题弄懂再教给学生。

学校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让观望的人都很惊讶。听说班里贴着工薪表后,很多人开始觉得技校要是学好了,比高考好多了。高考毕业还不知道要去哪,但学一门技术直接就能找工作啊。

有学厨艺的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回家给家人做菜小露一手,一看刀工就不错,是真正学到了东西的。

有学裁缝的学生,回家给家里人缝补衣服,改改造型,那衣服就好看了不少。

虽然他们还没毕业,但效果已经能看出来了。他们的家人自然高兴地跟邻里亲戚分享,传开之后,云汐学校里报名的学生就逐渐多了起来。

终于,云汐教的第一个班结业了,班里十几个学生都学会了开车和修车,尽管水平有高低,但他们都通过毕业考核拿到了毕业证。当他们试探着去几个有车的单位应聘司机时,心情都很忐忑。

谁知市长早就跟大家打过招呼了,各单位直接让他们去实操面试,技术过关就会留下。正好缺司机,还没有老司机愿意带徒弟,云汐培养的这方面人才直接派上了用场。

有的学生发现本地岗位饱和了,还去隔壁市找到了工作,不管怎样,他们都顺利挣上了工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