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橘红(各一两半)甘草(炙,一两)苍术(坚小而甘者,米泔浸去皮,五两,炒)
上九味,为末,水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汤或姜汤送下。
消食丸治一切食积停滞。
山楂神曲(炒)麦芽(炒)萝卜子青皮陈皮香附(各二两)阿魏(一两,醋浸另研)
汤泡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姜汤下。
(《济生》)导痰汤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饮,痞塞不通。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南星枳壳(炒)
上等分,每服六钱,水二钟,姜五片,或十片,煎七分,食后服。
(海藏)五饮汤一留饮,在心下。二饮,在胁下。三痰饮,在胃中。四溢饮,在
膈上。五流饮,在肠间。凡此五饮,以酒后饮冷过多所致。
旋复花人参橘红(炒)枳实浓朴(姜汁炒)半夏茯苓泽泻白术猪苓(各八
分)前胡桂心芍药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姜十片,煎八分,不拘时服。饮酒伤者,加葛根、砂仁。
《外台》茯苓饮治胸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陈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茯苓饮子治痰迷心窍,怔忡不止。
陈皮半夏茯苓茯神麦冬(各钱半)沉香甘草(各五分)
上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千缗汤治痰喘不得卧,人扶而坐,一服即安。
半夏(泡,七个)炙甘草皂角(炙,各一寸)生姜(一指大)
水一钟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玉液汤治七情所伤,气郁生涎,随气上逆,头目眩晕,心忪悸,眉棱骨痛。
半夏(大者六钱,汤泡七次,切片)
上作一服,水钟半,姜十片,煎七分,入沉香末少许,不拘时温服。
(《局方》)四七汤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
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痰饮呕恶,皆治之。
半夏(汤泡,钱半)茯苓(一钱二分)苏叶(六分)浓朴(姜制,九分)
水一钟半,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八分,不时服。
(《得效》)加味四七汤治心气郁滞,豁痰散惊。
半夏(制,二钱半)浓朴(制)茯苓(各一钱半)苏叶茯神(各一钱)远志石菖蒲甘草
(各五分)
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玉机》)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苦眩冒。
泽泻(五钱)白术(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朱砂消痰饮治痰迷心窍,惊悸怔忡。
胆星(五钱)朱砂(二钱半,另研)麝香(二分,另研)
上为末,临卧姜汤调下一钱。
(《深师》)消饮丸治停饮胸满呕逆,腹中水声,不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