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第41舰队主动减速之后,萨摩维尔会不会主动撤出战斗?
按照局势分析,要想让萨摩维尔相信第41舰队的任务是掩护第43舰队突入大西洋。那么第41舰队再次主动减速之后,必须向东转向,摆出返回直布罗陀港地态势。这样一来,大西洋舰队就将向东追击,从而扩大与第43舰队的相对速度。
相反,如果第41舰队不转向,萨摩维尔只要不是太笨,就能察觉到危险。
到时候。大西洋舰队还会继续追击第41舰队吗?
如果此时大西洋舰队迅速摆脱第41舰队,撤出战场,那么第43舰队在只有四节速度优势的情况下,需要花上近十个小时才能追上大西洋舰队。十个小时,足够坎宁安指挥的机动舰队完成转移行动。然后与大西洋舰队联手对付第43舰队。而第41舰队根本就无法跟上第43舰队地步伐。即便钟长生率领二艘速度能够达到二十七节的“长江”级战列舰赶过来,也无法确保全歼大西洋舰队与机动舰队。
作为舰队指挥官。白佑彬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看着海图上标出的三支舰队的航线,白佑彬轻声叹息了一下。随即又沉思了起来。
此时,他最担心地还是一直没有出现的机动舰队。
在得知机动舰队的指挥官是坎宁安之前,白佑彬甚至觉得英国海军识破了他的伎俩,派出机动舰队只是虚晃一枪,目的是迫使第四舰队返回直布罗陀港。随后,他就打消了这个想法。大西洋舰队已经与第41舰队干上了,那么机动舰队肯定就在战场上,或者在战场附近,坎宁安绝不会轻易放过击败第43舰队,或者说击败白佑彬的机会。
如果第43舰队过早的投入了与大西洋舰队的战斗,会不会遭到机动舰队地偷袭呢?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要坎宁安在战场上,就肯定在等待第43舰队先出手,然后再突然杀出来,打第43舰队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的问题是,机动舰队到底躲在哪里?
越想,白佑彬越是烦躁不安。派出去的侦察舰到现在都没有发来消息,机动舰队很有可能没有在战场西面,那就只能出现在战场的北面,或者南面。
目光在海图下方停留了一阵之后,白佑彬皱起了眉头。
难道坎宁安在战斗打响之前就判断出第41舰队会向南机动,从而绕到了战场的南面,埋伏在非洲大陆海岸线附近地某处海湾呢?
想到这,白佑彬微微摇了摇头。
这几乎是不可能地事情,即便坎宁安准确判断出了白佑彬的战术意图,也不可能在战斗打响之前判断出第41舰队地战术,毕竟第41舰队完全可以引着大西洋舰队向西前进,而第43舰队则凭借速度优势机动到大西洋舰队的前方。作为一名稳重地舰队指挥官,坎宁安绝不会用押大小的方式来决定舰队地作战行动。
那么,机动舰队跟在大西洋舰队的身后?
想到这,白佑彬又微微摇了摇头。
现在第43舰队就在大西洋舰队的西北面。如果机动舰队跟在大西洋舰队的身后,且启动了战舰上的雷达,早就应该发现第43舰队了,而且第43舰队战舰上的电子信号接受器也截获到了机动舰队雷达发出的电磁波。
除非,坎宁安没有启动战舰上的雷达。
可能吗?
白佑彬皱起了眉头。
雷达发出地电磁波会暴露舰队的行踪,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坎宁安知道这一点,为了确保机动舰队的隐蔽性,他确实有可能与白佑彬一样。选择不使用雷达,而是从大西洋舰队的战斗报告来确定战场局势。
如此一来,只有开启雷达,才能确定机动舰队有没有在第4舰队地东面。
可是。坎宁安敢于不用雷达,英国战舰上就肯定有电子信号接受器,并且配备有定向装置。而电子信号接受器截获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距离是雷达探测距离的二倍以上。如此一来,第43舰队只要启动雷达,就将被机动舰队发现。
到时候。就算萨摩维尔与坎宁安不选择撤退,也不会给第43舰队太多的机会。
想到这,白佑彬地目光又回到了海图上。
在不使用雷达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来发现机动舰队呢?
让第41舰队减速转向?
当这个念头冒出来之后,白佑彬立即抬起了头来,朝正在看着他的参谋军官扫了一眼。
这确实是个比较有效的办法。第41舰队减速到十节,然后向东转向,做出向直布罗陀要塞撤退的样子。不。只需要转向,不用减速。这样一来,萨摩维尔很有可能加速追击第4舰队,阻止第41舰队逃跑。如果机动舰队跟随在大西洋舰队的后面,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