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编辑的话还没完,他稍稍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而且,我们省文联呢,偶尔也会协助一些像您这样有显著潜力并且扎根基层的优秀作者。我们可以给您在省城联系一些正规且条件更好的小型展览空间,帮您做一些推介活动。如果您本人有兴趣,或许……我们可以进一步详细谈谈?”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陈逸凝,脸上写满了喜悦和激动。
梦想或许会暂时被冰冷的现实搁浅,但真诚的努力和温暖的人心,总会汇聚成光,为它重新照亮前进的方向,甚至开启一扇意想不到的、通向更加广阔世界的窗户。
这么个好机会,陈逸凝自然不会错过。
就在陈逸凝的艺术生涯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之后,老邻居宋尚德的人生却要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他到了年龄,马上要退休了。
一九九六年六月,矿区迎来了又一个夏天。
花开得正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在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万物生长的季节,宋尚德却感觉自己正在枯萎。
周五下午,矿上为他举办了退休欢送会。
会议室里挂起了红色横幅,桌上摆着瓜子和水果糖,领导们挨个儿讲着冠冕堂皇的感谢词,同事们鼓掌微笑。
一切按部就班,恰到好处。
宋尚德坐在主位上,穿着那件只有重要场合才穿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
他勉强笑着,接受着众人的祝福。
“老宋啊,以后你可就轻松啦,要开始享清福了。”
“宋科长,以后早上再也听不见你吆喝着点名了,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以后就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下下棋、养养花、带带孙子,好好歇歇,多让人羡慕。”
这些话语在他耳边嗡嗡作响,像夏日的蚊虫,驱之不散。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喉咙发紧。
三十八年了。
他从一个被叫小宋的毛头小子变成了现在的老宋,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座矿山。
现在,一个欢送会把他三十八年的岁月打包送走了。
欢送会结束后,他独自一人清理着办公桌。
抽屉里堆满了历年来的工作笔记、报表、奖状。
他用麻绳仔细捆好那些笔记,手指抚过封面上年份的标记,像是抚摸自己逝去的年华。
最后离开办公楼时,夕阳正好。
他站在大门口,回头望了一眼那栋熟悉的建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明天,这里的一切就都与他无关了。
回家的路忽然变得很长。
明明走了几十年,今天却觉得陌生。
巷子里的孩子们追逐打闹,看到他,礼貌地喊一声“宋爷爷”,就又跑开了。
他不再是“宋科长”,只是“宋爷爷”了啊……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透,宋尚德就醒了。
三十八年养成的生物钟顽固地运作着,不管他是否还需要早起。
他习惯性地坐起身,穿上衣服,坐在堂屋,一时不知道今天能干什么。
儿媳单言在厨房准备早饭,听见动静探出头来:“爸醒了?再睡会儿吧,又不用上班。”
这话像一根针,轻轻刺了他一下。
宋尚德闷声道:“睡不着了。”
洗漱完毕,他坐在餐桌前,看着熟悉的饭菜,忽然没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