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宓几乎每首都听过。
毕竟这里有一半都是她推荐的歌。
她们相识的年头实在是太长了。
长到播放器里的歌曲从上世纪金曲可以播到短视频神曲。
在大跨度的歌单里,尹宓忽然听见一首不熟悉的。
她把平板从顾贝曼手边拿过来。
【碧玉阶前莲步移,
水晶帘下看端倪。】
“这是……嫦娥奔月?”
词是京剧的词,可这唱法明明是流行。
尹宓这么说就是有兴趣的意思。
顾贝曼点了暂停,“这是舞剧《青衣》里的歌。”
除了最近在练习的曲子,顾贝曼绝不往自己播放器里存舞剧里的音乐。
这跟人不能把喜欢的歌当闹铃一样道理。
舞团一天到晚都是训练。音响轰得震天,不由让人担心总有一天得英年早聋。
再好听的歌也会听吐的。
这首歌让人青眼的道理在于它是顾贝曼特别憧憬的一位前辈的作品。
这支舞目前也只有这位前辈一人能跳。
顾贝曼没跳过,纯欣赏,当然令人喜爱。
“这是一首……”顾贝曼有些词穷。
它是一首再适合尹宓不过的曲子了。
《青衣》原剧描绘了一位为艺术疯魔的青衣,因与前辈争执失去了剧团女主角的位子,却仍旧无时无刻都在渴望重回舞台。为此她不惜放弃婚姻、道德,甚至是自己。
这段《奔月》正是她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后,身着单薄舞裙在雪夜里边唱边舞,做一场永不醒来的嫦娥奔月的梦。
也是整场舞剧的落幕舞。
【人间匹配多和美,
荐瓜持酒庆佳期。
想嫦娥独坐寒宫里,
这清清冷落有谁知?】
这是尹宓的曲子,可她能发挥出背后那悲凉的、疯魔的,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吗?
顾贝曼不怀疑她能否同曲目共情。她担心的是,这种比较平淡的曲子需要表演者本身强大的调动力才能感染现场。
这从来都不是尹宓的强项。
不过她好像记得这个剧最近也复演了。
行,喜欢就行,顾贝曼下定决心,当初她干什么尹宓都夸,没道理尹宓想要做点什么她在旁边泼人家冷水。
尹宓看她老不说话,把平板拿回来重新点了播放,“我喜欢这首歌。它在讲什么?”
表演分也是成绩的一部分。
既然有捷径可走,尹宓当然愿意利用。
还有就是顾贝曼从猛踩油门之后情绪就怪怪的。
顾贝曼既然说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