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两人也没有什么交集,只是最近,不知何故甄若莲却是勤快的往黛玉这边跑,几乎隔两天就要过来一次。甄若莲过来也没什么事,就是说说话,送送东西。
俗话说的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要说这甄姑娘没什么目的,黛玉还真不信。
金陵离京城遥远,黛玉派去的人这会儿只怕还没到金陵,更别说查出什么来。这人在明面上也是帮过自己,其后又有甄家姑奶奶,还真不好不见,黛玉便只能应付着。
“姑娘,那荔枝……”
“你们吃吧。”
黛玉进入花厅时,甄若莲正在喝茶。她身后站着的大丫鬟手中捧着一个盒子,不知装的什么东西。
“林妹妹来了,今个太上皇赐了一些挂绿下来,我想着妹妹应当没有吃过,便给妹妹送了一些过来尝尝。”
说话间,甄若莲的大丫鬟就将盒子打开,盒子中躺着几颗挂绿。黛玉瞧着这挂绿却是比云泽送过来的要小上一些,就连色泽,也没有其艳丽。
这也不奇怪,云泽是王爷,而甄家到底只是个奴才。赐下的东西,又怎么和云泽的比。
“甄姐姐来的真是不巧,王爷刚派人送了一些挂绿过来。黛玉吃了几颗,却是怕上火,不敢多吃。”
“那还真是不巧。”甄若莲笑容有一点僵硬而后又说道:“过段时日乃是若莲的生辰,也不是什么大日子,便想请几个好友聚一聚。”
“黛玉尚未除服,只怕是不能参加的。”黛玉想也不想,便直接开口拒绝了,守孝便是一个很多的理由。
“若莲也知妹妹在守孝,便过来问一问,妹妹何时除服。若在若莲生辰之前,若莲也好早作准备。”
黛玉丧父服的是三年斩衰,如今黛玉守孝已经三十三个月有余,再过两个月有余,便可以出孝。虽说如此,但守足三年的实则没有几个人,基本都是提前几个月就除服的。
何况安顺亲王的冠礼便定在九月下旬,黛玉定然是要在之前除服的。这样算来,也没有多长时间了。
“黛玉在九月初便准备除服,也不知甄姐姐的生辰是在什么时候?不管黛玉能不能去,礼物还是要准备的。”
“那还真是不巧,若莲的生辰却是在八月底。”甄若莲一脸可惜的样子说到,只是眼神中也没有任何的失望之色。
黛玉看着甄若莲和自己又随便的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实在不解这人是来干什么的。难道真的只是过来现荔枝的,让她知道她们家是多得太上皇的宠爱。
“姑娘,幽兰听说,这甄姑娘前些日子又去了王爷府上。”
甄若莲走好,幽兰犹豫着看了黛玉一眼,还是开了口。这甄姑娘是真的想入主安顺王府呢。
“她倒是聪明。”黛玉说了这一句,便也不在评价这件事。这件事,她就算知道了也无法阻止。不仅如此,甄若莲来的时候,她还要笑脸相迎。
甄若莲离开皇宫后,便跑了两次安顺亲王府,只可惜都被云泽给拒之门外了。
此后她便走着迂回路线,她不知由何人介绍,竟是认识了云泽身边的奶嬷嬷。每次去也不再求见云泽,反而说看望奶嬷嬷。倒是多次往来于安顺王府,期间也遇到过云泽几次。
甄若莲的生辰最后也没有请任何人,也没有庆贺。听说甄家姑奶奶病重,几度昏迷过去。太上皇亦是担心,竟是派了一个医士和一个太医在甄府守着。
“姑娘,你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练字啊。”幽兰看着黛玉淡定的样子,真心为她着急。事情都这个样子了,她家姑娘怎么还这么平静,一点都不着急。
“太上皇既已下了圣旨,我着急又有何用。”黛玉语气淡淡的,对于这件事,显然没有她表现的那样淡定。
“可是,姑娘也不能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啊,王爷那边……”
“幽兰慎言。他是亲王,又岂是我能够左右的。”
这件事,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三天前,黛玉在家中闲读,赵冶那边的人忽然来请她过去,说是太上皇召她进宫。
太上皇对于黛玉的态度,比之以前倒是好了很多,却也没有特意召见过她。上一次特意召黛玉进宫,还是因为贾家的那件事。这一次,也不知是因为什么。
黛玉认真的回忆了一下,最近自己都一直待在家中,确实没有什么事是要劳驾到太上皇的。
虽不知是何事,黛玉也不敢怠慢,赶紧让幽兰帮自己收拾一下,就登上马车前往宫中。
黛玉到时就发生大殿上人不少,不仅安顺亲王和太后在,就连甄若莲都在。
太后和云泽皆坐在椅子上,脸色说不上好。而甄若莲,则是站在一个老妇人身侧。那妇人满头银发,脸色很差,不时的拿帕子捂着嘴咳嗽一下。黛玉请安前,瞥见她手中的帕子上有一些血迹。
“臣女见过太上皇,见过太后,见过安顺亲王。”
“起吧。”太上皇看了一眼脸色很臭的九儿子,还是加了一句:“赐座。”
“朕今天叫你过来也没有什么事,只是有件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黛玉听到此处便知是来者不善,而且还是和甄若莲有关系。黛玉目光扫向甄若莲,得到的便是一个隐晦的挑衅目光。
“父王,就算你一定要给儿臣赐侧妃,也要等儿臣的王妃过门以后。而且,凡亲王二十五岁方可立侧妃,三十岁无子方可请藤妾,这条律法乃是皇祖父立的,父王又岂可知法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