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将紫鹃请来。”黛玉心中隐隐有着猜想,叫紫鹃过来便是证实一下,待幽兰到达门口时,又开口将人叫住:“人不用请过来了,将人带到林管家处。就说……就说,紫鹃是外祖母借调给我的。”
在黛玉回来前,于黛玉不利的谣言都被人封了口。话说,那日云泽命人请了太医院令来为黛玉诊治,贾母等人便奇怪。堂堂亲王,又如何会关系一个臣女的身体,最后也只归到林如海身上。
到了傍晚,元春来府中宣旨,贾家才知道真相。元春在宫中打听到赐婚圣旨之事,却苦于无法向贾家传递消息。那日便乘着传旨的机会,告知一切。
王夫人本就不喜黛玉,那谣言能如此在府中传播,也和王夫人纵容有关。贾母自知王夫人无法指望,便亲自下了令。甚至还找了牙婆子,卖了几个奴才,此后,府中无人再敢提半句。这事,雪雁可能不知,但原位贾母身边二等丫鬟的紫鹃,却一定是知道的。
紫鹃自来了林府,虽然一直跟在黛玉身边,却也无事可做,黛玉身边的事,她根本插不上手。这边她还在想着,怎么重登黛玉身边,最受器重大丫鬟的地位,那边幽兰已经过来找她。自此,紫鹃算是彻底失了势。
却说那贾宝玉,也是一个浑人。自黛玉走后,便一天天的闹着,天天想着法子求贾母将黛玉重新接回来。就那通灵宝玉,也不知被摔了多少次。也亏着那玉有灵,竟依旧完好无损。
宝玉如此闹着,竟连三春和宝钗也劝不住。见宝玉如此,那王夫人心中,倒是又厌了黛玉一分。贾母也是心疼,便想到了自己本家的侄孙女,史家的长房嫡女——史湘云。
两人岁数相差无二,若是人来了,或者就让宝玉正常了。思及此处,贾母一边派人去史家接湘云,另一边也写信让人送到扬州,看看能不能将黛玉接过来。
第六章
:七月半如海祭宗祠,赵夫人至府教黛玉。
话说自那日后,黛玉又认认真真的看了几日的账本,心中对几家往来都有了数,便开始真正的当起家。林管家遇到需要主人决断的事,也都到黛玉处请示一下。渐渐的,黛玉倒也熟悉了那些事情的处理方法。
七月节日不多,总共也就两个。乞巧节自有赵夫人带着黛玉,一应准备并不用黛玉操心。
但中元节,却是要由黛玉亲自筹备的。中元节,民间亦叫做鬼节,是大型的祭祀节日。这一日需放河灯,其后更是要祭祀祖先、去寺庙添香火钱。具体实施各地均有差异。
中元节前几日,店肆便开始贩卖纸制的衣帽帷帐、锡纸折的元宝等物。这一日,管家一早便来请示黛玉。中元节购买采办,黛玉自是不知,此前这些事情她并未管过。现在也只是应着林管家说的话。
林管家来询问黛玉,也是让黛玉知道中元节的一应准备而已。这些东西,自有下人采办,黛玉无需亲自出去,却也必须要知道。不仅采办,寺庙香火也是按着之前的来。这些,林管家都一一和黛玉说了仔细,让黛玉心中有数。
“族中祭祖定的几日?”
“回姑娘是二十三日。”黛玉记得,每年中元前后,林如海是必然会回苏州祭祖的。
中元节当日,林府便派了仆从沿路烧锡纸制元宝。待到中午,则在家中小祠堂设了案桌,又摆放上早已准备好的贡品。案桌上除了祭品还有三个酒盅,酒盅内都倒满了酒。
因为是家祭,规矩并没有那么严,黛玉自是可以参拜的。待烧了纸衣纸钱,林如海才开始参拜,其后便是黛玉。黛玉参拜完毕,林如海便拿起一杯酒撒在地上。又在各祭品上去了一点,让人扔在外面。算是祖先享用了祭品。
中元过后,黛玉又命人准备着林如海的行囊。扬州到苏州虽不远,却也有三日的行程,一路行装皆要打点妥当。林黛玉虽是嫡女,到底是女子,所以,此行回去的便只有林如海一人。
考虑到林如海的身体,黛玉便和林如海商量了一下,决定提早几日出发。出发前,更是将随行伺候的叫了过来。
“你们在父亲身边也伺候了多年,我自是放心你们。只是父亲的身体大不如前,这一路上又舟车劳顿。你们还要仔细着父亲的身体,你们都是父亲身边的老人,林家自不会亏待你们。”
“小人知道。”
“待回来,每人便去林管家那里领十两银子。”十两可是他们半年的月俸。几人自是谢了黛玉,又保证一定照顾好林如海。
一旁林嬷嬷满意的点点头,林黛玉一番话依然不错,比起刚回来好了很多。虽不知恩威并用,却也很让林嬷嬷满意。
林家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做官的却不多,到林如海这一辈,虽有两三个为官的,却也都是小吏。唯林如海官位最高,现在嫡女又被赐婚安顺王,在族中地位更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