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难的……程岩想了想,可能是相对坐标测算问题。
一个粒子本身,是没有办法表示自己的坐标,必须有足够多的粒子相互作用下,才能确定其坐标。
……
紧接着,宁原看到场景在快速的发生变换。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程岩这一次研究,便是五年的时光匆匆而过。
他并不像是陈安石那般有天赋,但凭借着努力,还是为自己的理论建立起了完善的数学模型。
在此期间,陈安石的研究报告给了他非常大的助力。
他的数学模型与那些研究日志互相印证,这让程岩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理论。
比如说让陈安石成名也让他毁了的理论:‘穿梭时空下的信息熵传递极值’,在程岩这里有了新的解答。
当年实验室里观测到的熵值趋于无穷,是因为观测的本身就是整个宇宙!
所以才会如此。
而如今,在他的理论调整下,所需观测的不再是整个宇宙,而是仅仅三个粒子。
三个以上的粒子,就能互相描述彼此的坐标。
这样就规避了上述的问题。
数学模型建立之后,程岩测算了一下自己理论系统中的信息熵极值。
竟然和陈安石的数值分毫不差!
“老师,你还真是聪明绝顶啊。”
说完,他在网上发表了论文。
……
然而论文发表后却没有任何水花溅起,这不禁让程岩天天自嘲起来。
自己这个半吊子还是差很多啊。
但是两年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与程岩的论文印证,顿时这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当年陈安石的想法是对的!
至少对了一半。
粒子,真的能穿越时空。
当真真切切的看到从遥远时空中返回的数值后,程岩本人被顶上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国家再一次重启粒子穿梭实验,由程岩来领导整个科研团队。
当程岩做回老师曾经的职位后,他有了一种责任与使命感。
“老师,你当年梦想的事情,我来替你完成吧。”
场景开始快速的跳跃着。
……
宁原的目光跟随着上百个场景快速跳跃着。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粒子穿梭实验。
随着遥远时空中不断传来的信息,人们也陷入了兴奋的狂热中。
程岩也由一个业余爱好者一步步走到了学术界首席。
在这十年间,他仍然持之以恒的努力着,自己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他结合弦理论,qcd等理论,建立起了一套更加深邃的理论体系。
粒子本身就是时空,或者说是高维时空在三维空间中的倒影,每一颗粒子,都包含着全宇宙的秘密。
在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中,时空是不稳定的,是可以相互改变的。
通过改变一系列粒子的状态,就可以稳定的使一颗粒子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