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实业这一块儿,我就全交给瀚之了。”袁世凯郑重其事的说道,“望瀚之不辞劳苦,为李文忠公第二!”
“请大总统放心”杨朔铭正色说道,“自今日起,十年为期,当叫我中华另换一新面目!”
亲自送杨朔铭出门之后,心情极佳的袁世凯和杨度等人回到了会客厅,想要和几位谋臣商量人事安排的问题,却看到陈宦的脸色有些不对。
“怎么了,养钿?”袁世凯笑着问道。
“感觉有些不对。”陈宦摇了摇头,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世间安有此人。” ;
“把你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袁世凯一直十分看重陈宦的意见,听到陈宦这样说,他立刻问道,“哪些地方不对?”
“他杨瀚之的表现有些不对。”陈宦想了想,还是决定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他明明知道大总统让其主管实业,实际上是削了他的兵权,可他不但丝毫不以为意,而且还像是很高兴,太不合常理了。”
听了陈宦的话,杨度微微的点了点头,但此时的袁世凯在兴头上,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个细微的动作。
“什么事都要符合人之常情,如果过了这条线,就应该小心了。”陈宦看到袁世凯似乎不太以为然,又说了一句。
“他杨瀚之本来就不算真正的军人,和段总长、陈次长你们这些正牌军人不同,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军人,现在仗打完了,他将心思转到了实业上,也是人之常情。”梁士诒说道。
“非也,他在赣西一年多的时间,就练出了一支强军,表明他在军事方面的本事,决不再我们这些正牌军人之下。”陈宦说道,“而且这也说明,他也知道军权的重要,才会这么做。而作为统兵一方的大员,最害怕的就是军权被夺,他竟然能了无介意,视之如同鸿毛飞羽,未免太过了。”
“养钿说的不错,是有些不合常理。”袁世凯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像宋卿(黎元洪)都当了副总统,却非要兼任鄂督一职,道理是一样的。但不管他杨瀚之是真心的也好,假装的也罢,现在的结果是他交出了兵权,留在了北京,我们只需要这样的结果就够了。”
听袁世凯这么一说,陈宦便不再言语了。
在袁世凯扑灭“二次割命”,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并兼任湖北都督,但黎元洪害怕被袁世凯架空,不肯离开湖北,而是在湖北就任副总统(这种事业就在中国才有)。
但袁世凯早就窥破了黎元洪的心思,派段祺瑞到湖北以“磋商要政”为理由,逼迫黎元洪离开了自己的地盘湖北,进了北京。
黎元洪到京之后,被安置在了瀛台(当年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即被慈禧太后囚禁于此,此时黎元洪的心情可想而知),并且和袁世凯结成了儿女亲家。
对于这样的控制手法,现在的袁世凯可以说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从刚才的话里,陈宦已经听出来了袁世凯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再多说的话,不但会引起袁世凯的反感,也可能真正的得罪了杨朔铭。
对于这位收复青岛的智将,他在心里不知怎么有一种本能的忌惮。
如果杨朔铭知道了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提醒袁世凯提防自己,以这位智将的心机,稍微整出一点事来,就够他陈宦喝一壶的。
精于处世的他,对于人情交往利益关系的理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想到刚才杨朔铭结着夺款的功劳巧妙的夸赞了自己一下,摆明了是卖个好给他,他的心里又略略放松了些。
此时的陈宦已经决定了,自己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去和杨朔铭这样的人多套套关系。
(一百二十三)初会蔡松坡
听了银凤的禀报,杨朔铭和黄韵芝相视一笑。
“是哪一位贵客?”杨朔铭问道。
“是蔡松坡蔡将军。”银凤答道。
听到银凤的回答,黄韵芝明显的有些出乎意料,她的眼中闪过一丝mihuo,她随即转过头望向杨朔铭,在杨朔铭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神情。
“让他稍等,我马上过去。”杨朔铭对银凤说道,银凤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我还以为会是梁财神呢。”黄韵芝笑道,“没想到却是蔡将军。”
“蔡松坡身体不好,我原打算明天去拜访他的,想不到他今天就来了。”杨朔铭说道,“其实我们早该好好坐下来谈谈了。”
“他这个时候来也不奇怪,上次咱们帮了他的大忙,要不是我们的yào到的及时,蔡夫人的命就保不住了。”黄韵芝想了想,说道,“也许他就是来道谢的呢。”
杨朔铭点了点头,他知道爱妻的分析有道理,但远远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