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再来点鸡尾酒和烤肉!”蒙恬仰躺着补充道。
“诺。”
随着他们的话音落下,整个甘泉宫的侍从们开始忙碌起来。
嬴政嘴角微微一抽,心说这两个老家伙,难怪赖在这里不走,感情把朕的宫殿当自己家了!?
。。。。。。。
与此同时,另一边,秦王府。
赵昆满脸不爽的看着扶苏:“大哥,你怎么三天两头往这里跑,真把这里当你家了?”
“这不就是我家吗?”
扶苏被赵昆问得愣了一下,反问道。
赵昆:“。。。。。。”
“好了昆弟,我有正事找你!”
“你每次都说正事,到底啥时候才参加我的野狼迪斯科晚宴啊!”
什么野狼迪斯科晚宴?扶苏有些莫名其妙,但也没当回事,摆手道:“现在没时间,先说说粮价的事!”
“粮价又咋了?”
赵昆皱眉。
扶苏将最近几天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原来关中粮价暴跌,关中人不觉得什么。
但外郡的急报奏疏却如雪片一般,朝咸阳汇聚。
这些奏疏不知怎么传入关中老秦人耳中,引得他们极为不满。
我们愿意低价卖自家的粮食,跟你们有何瓜葛?
一个个脱裤子放气,就见不得咱老秦人过得好!
大秦朝堂对这种情况迟迟未表态,勋贵们也开始蠢蠢欲动。
勋贵跟普通百姓的见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在他们眼中,无论在什么时代,粮食都可以称作硬通货。
始皇帝只免了关中三年的农税,但三年以后呢?
谁能够保证大秦年年风调雨顺,万物长兴。
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复旦兮。
勋贵们之所以是勋贵,是因为他们传承够久,知道如何趋利避害。
就拿粮食来说,今年他们以最低的价格购入粮食。
只要保存得当,储存个三五年不成问题。
遇到灾荒年,就可以大赚一笔。
反正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朝堂不发话,谁又会多管闲事。
在这种情况下,咸阳的勋贵们个个都敞开了收粮。
整个关中,一派和谐。
从百姓到勋贵,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可是。。。。。
外郡的日子却过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