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覆秦从计划开始大结局 > 第四百六十二章新秦制度下的形形色色(第2页)

第四百六十二章新秦制度下的形形色色(第2页)

“这样也行?”扶苏诧异。

赵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现在拿得越多,以后还得越多,反正我们不吃亏。”

“科举之事。。。。”

“陈平他们已经给我说了,大哥按自己想法做吧。”

说完,赵昆摆了摆手,径直出了皇宫。

他不想操心更多的事情。

因为大秦的变化每日都不同,事事关注,跟自己当皇帝有什么区别。

。。。。。。。

自大秦一统六国开始,六国故地的民意问题,便成为痼疾。

一方面,六国旧贵不甘心自己失势,在当地蓄养实力,暗中等待机会推翻大秦。

另一方面,多年战争,让秦国背负累累血债。

百姓家,很少有人没有在战争之中丧生的。

多方面因素加起来,纵然他们已经身为大秦子民,但也不可能真的对大秦有多少认同感。

对此,即便秦始皇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只能坚持以法治国,用严苛的秦律来掌控天下。

但这种方法,是一柄双刃剑。

如果顺利,那么百姓在严苛的管制之下,渐渐顺服,随后便可以慢慢教化。

万民归心,不过是一個时间问题。

但是,如果不顺利,那便会起到反作用。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样的治国方式,才让大秦不得不走上覆灭重建的道路。

如今重建后的大秦,各种阻力降到最低。

再加上科举制一出,直接化解了大秦内部的最大矛盾。

大秦朝堂,以极为宽广的胸怀,开放当官的晋身途径。

而且,告示之中,说得非常清楚。

初次科举,不分地域,择优录取。

后续科举体系完善之后,京考名额,会根据各郡县的人口以及历代成绩综合评定,划分名额。

这说明,关中老秦人,在科举考试中没有丝毫优待,而是与外郡学子一视同仁。

光从这一点看,就足以让外郡学子感恩戴德。

一时间,咸阳城中大街小巷的茶楼酒肆之中,全部都是高谈阔论,热议科举的学子。

他们操着各种外地口音,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很多外地学子,将关中学子贬得一文不值。

说起打仗,我们承认,你老秦人是厉害。

但学识文华,你老秦人连弟弟都算不上。

都是宝宝。

几日间,因为出言不逊,被赶出门的外郡学子,不知凡几。

老秦人个个义愤填膺。

若不是陛下给你们这些人一条路,你们现在还在老家吃灰呢。

居然敢蹬鼻子上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