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胡文文,十五岁,家里在东单开杂货铺。”
。。。。。。
同学们自我介绍时,成分好的一般都高昂着头,声音响亮。
出身不太好的,往往低着头,说话小心翼翼。
轮到丁秋楠时,班上男生目光忍不住都汇聚了过来。
全班十八人,女生只有六人,这般清冷水灵,身材又好的,可就这一个。
其她都是还没发育的。
青春期男生的喜好,大家都懂的。
她站起身,声音平静无波,“丁秋楠,十七岁,父亲是医生。”
等所有人介绍完,陈佑笑着点头,“很好,咱们算是认识了。
下周我会出张卷子,得分最高的当课代表。
现在打开《中医入门》,我们开始上课。”
这话一出,同学们顿时跃跃欲试起来。
这年头大家都很重视荣誉,自然谁都想争取做课代表。
以往中医传承,以师徒间手把手教导为主。
而现代教育体系注重标准化、规模化。
这种模式导致中医教育陷入两难,若完全照搬现代学制,就会丢失实践精髓,容易教出半桶水来。
若坚持传统师徒制,则难以满足大规模培养基层中医人才的需求。
此外,中医教材标准化难度也极大。
传统典籍都是文言文,不同流派解读差异不小,统一教材编写难度很大。
往往一点儿分歧,专家们可能就要先打出狗脑子来。
不过这些对于陈佑来说却不是问题。
他亲自编写了学校教材,以他的医术水平,自然化繁为简,内容由浅入深,非常适合中医教学。
同时也能保证教出来的学生,不是庸医,至少能满足基层需求。
“什么是中医?”
陈佑目光扫过全班,缓缓开口,“以传统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防治的学科,便是中医。
它讲究整体观,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
他的声音温润,没用那些文绉绉术语,三言两语就把
“辨证论治”
讲得透彻。
丁秋楠越听越心惊。
她从小就跟着父亲身边学习中医,很多父亲要讲很久的东西,陈老师竟然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让人豁然开朗。
她不由竖起耳朵,运笔如飞,生怕漏了一个字。
沈秀萍也听得入神,笔记本上记满了标注的重点。
不知不觉间,下课铃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