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根本不懂何为土司!那是真正土皇帝,是可传承千年的富贵!土官为保住传承,向不惜命。
还有何情份、大义、利益,能比这个更大?当然要拼命!”
方阁老摇头:“诸位,不用打,辽东煤铁、西南铜银茶、湖广川粮棉,王九现在就能截断来路。”
众人真假愕然中,
孔公子又念叨上!
“秦良玉其实还有底气拼命!她和其石砫兵,可能是…大明唯一敢同王九正面对阵之师。
且,其奏折深具韬略!尤其是请封将王九部将,为各处世袭罔替的土司。这釜底抽薪之计,足令王九为孤家寡人!顷刻间……”
“秦良玉打不过王九!”那个女声又响起,“她也被王九一路追击,从黔东狼狈钻进湖广,一路上支持她的小土司跟着殃及。”
“我等当鼎助!”
……
画舫窗外忽起一阵冰雨,打湿了孔公子袖口金线绣的兰草。
一言不发的徐弘基实在听不下去!个个都起劲回忆,都事后诸葛亮,却半天都没好建议。
前情需要回顾?
秦良玉奏折还没进京,内阁早拟好照准的回旨。可惜朱由校不省心!非得等奏折进京,再走正规流程……
奏折还在路上,就已赶上过年休沐!再等到元宵后当值,得耽搁多少事?又会发生什么?
最关键的是!
之前,虽说做出了巨大让步,才达成和解的条件。但也不是没有对王九的约束:
他必须半年内离渝。然后,会有人去凿除夔门绝壁上,那令我们十分耻辱的檄文。
他必须对辽东所有事保持沉默。王九与熊廷弼两人,才是手中可能有实锤之人——对我们制造萨尔浒大败、卖掉辽沈两城的实锤。
而王九能轻松答应第二个条件?
过去的事!即使拿出点证据?大家各执一词……
可若是他知道!我们早计划好,这个正月又要卖掉广宁呢?
他还能轻松答应?
这才是我们最糟心的事。
秦良玉奏折进京,朝廷顺水推舟照准,其他事都暗中支持她。王九很可能在西南,真就成为孤家寡人!却不算我们毁约……
这样不管结果如何,王九会遵守承诺:他本就一贯言出必践;且除了陆军,什么都比不过我们,他揪桌子同样风险巨大。
这本就是和谈能达成的基础。
若是我们公然毁约?能支持、配合秦良玉斗败他那还好说。
否则,王九真可能提兵秦淮!而长兴岛再出兵…坏卖辽大计。
至少,想消除那篇耻辱的檄文?必定遥遥无期。至少,煤铁铜银茶粮棉都会断,纵然已成土官的部将,这点面子会给他。
所以说,孔氏这次大过年吵着搞碰头会?刷存在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