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日下来,除了白送的三百个饼、十桶热粥外,还卖了二百五十个肉馅饼,肖明明也卖出去一百多个包子,他的包子能提前蒸好,馅饼却不能,到后来是霍峰去后面看孩子,三个妇人小哥儿加上霍凌,四人一齐包馅饼、烙馅饼,好歹是没断了供,中间面没了,还特地去粮铺现买了些面,重新发面。
期间尚有其它惊喜,譬如有人得知霍峰这里有新鲜的鸡蛋卖,当即定下一百个,说家里摆宴要用,要求七日后送到,也就是说家里母鸡未来五六日里下的蛋都不愁销路。
忙碌的一天告终,赶回村时天已擦黑。
说好一起去霍家吃个饭,凡是今天去了镇上的人都在,霍凌搬出侯力白日送来的好酒,再添上特意新买的甜米酒和今年新酿的梨儿酒。
原先没见过卖梨儿酒的,乃是他去打米酒时,听那人说此酒又甜又冰,不醉人不上头。
他料着颜祺应当爱喝,要了些带回去给小哥儿尝尝。
晚食桌上一圈人,独叶素萍还在喂奶,不能吃酒,买回的甜酒加起来是一斤,全让颜祺与肖明明分着喝了。
哪知小哥儿的酒量比他自己以为的还要差劲,几盏甜酒进肚子就有些晕乎。
霍凌先照顾完小的,再回头照顾大的,炕烧热后脸颊热扑扑的小哥儿卧在上面,他嫌被子里闷,露在被子外的肩头触之温润,如同一块暖玉。
霍凌望在眼中,伸手覆上,掌心的温度却比小哥儿的体温更烫。
粗糙的茧磨过温软的皮肉,吃过酒的唇仍存着梨儿的清甜,加之人在犯困时手脚都软绵绵的懒得使力气,到底是让霍凌“吃”了个透。
舌尖被吮得发麻,连咸苦的泪也被人尽数卷去。
颜祺恍惚间觉得自己变成了冬日里的冻梨,在霍凌的怀中和掌下徐徐化冻,一捏便是一手的汁汁水水。
屋外雪冷。
屋内如春。
第113章正文完
一整个雪季,霍凌与颜祺都在村子与镇上两点一线中忙碌。
虽说铺子里有看顾孩子的地方,但实际上将孩子带去的时候并不多,外面天寒,孩子太小,哪怕出了屋子就能坐车,车上挂了厚实棉帘,摆了暖炉,依旧怕他吹风受冻。
小孩子生病比大人生病更麻烦,也更要命。
大多数时候,都是叶素萍在家守着,用她的话说,一个也是看,两个也是带,没什么费劲的。
她奶水足,小七哥儿时不时还能蹭两口奶喝,他不挑嘴,怎么样都吃得香。
期间霍凌带着赵寅生和赵辰生上山三次,除了雪天里常见的几样山货,还有不少靠打猎得来的收获。
与往年不同,今年霍凌多了两个徒弟当帮手,一岁多的黑豆儿去年此时还是半大小狗,如今亦能独当一面了。
三人三狗又是下套又是挖坑,还不忘提着弹弓在山中游走,想法子射獾子和貂鼠。
貂鼠灵活,体型又小,不像野兔和榛鸡那般容易进套,很难打中,去年霍凌就曾打算攒几张貂鼠皮给颜祺,结果没能成,只攒下了几张兔皮和獾子皮。
等来年天冷时,林哥儿和小七哥儿就都能满地跑了,肯定也得新做皮袄子,现在有的多半不够用。
因此霍凌想好,若打到这几样就不卖了,倘若没打到,只有羊皮、狍鹿皮,就拿去换钱。
三次进山,次次都未空手而归,一共得了五只青羊、三只狍子、一头马鹿、六只獾子。
野兔和榛鸡就更多了,每回都有个十几只,这还不算三只狗围追堵截捉到后分着吃掉的。
貂鼠也有,只是最少,仅两只,都是紫貂。
用颜祺的话讲,他是舍不得用的,在他眼里毛皮都一样保暖,不过是貂皮摸着最软和。
按理说给孩子用是最好的,可小孩子长得快,无论做成个什么,用不得多久就穿不上了,遂暂时收进了箱子里,看看今后能不能派上用场。
再不济,真到用钱时,直接换钱也成,在关外,毛皮其实是能当银子用的,是绝对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