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莞宁随意地扯了扯唇角:“这么做,才不会令他们对皇上生疑。”
琳琅玲珑听得一怔。
顾莞宁从不喜解释,见两人都未会意,难得多说了两句:“他们两人来椒房殿,既想亲自看一看皇上,也有试探之意。我越是强硬,他们越是忌惮,反而不会疑心。”
两人这才明白过来。
是啊!娘娘平日就是这样的性子脾气。今日若太过温和,只会让人觉得是心虚掩饰。这般冷硬不留情的做派,更镇得住魏王世子韩王世子。
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便是如此。
两人心悦诚服:“娘娘深思熟虑,奴婢佩服得五体投地。”
顾莞宁淡淡一笑,眼中却无笑意。
她有如此底气,是因为萧诩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她身后。
否则,她身为中宫皇后,不得干涉朝政,如何对萧凛萧烈乃至一众朝臣有这等威慑影响力?
她还在这里。
她的萧诩,却不知身在何方。
……
顾莞宁对人心的把握,堪称绝妙。
魏王世子韩王世子无端“受辱”,心中确实恼怒。心里却不约而同地认定了萧诩病症没有大碍。
否则,顾莞宁哪来的底气这般待他们兄弟?
两人无功而返,众臣并未失望。
大秦储君萧天奕已来了金銮殿。
“……父皇要静心养病,不宜操劳国事。我身为人子,理当为父皇分忧。”
十一岁的少年储君相貌俊秀目光清朗:“从今日起,我会代父皇主持小朝会。有需要批阅的奏折,还像往日那般送到福宁殿。我自会批阅。”
储君这般有担当,令一众臣子们心中甚慰,无人有异议,一起拱手应是。
阿奕目光一扫,落在神色不愉的魏王世子韩王世子身上,温和又歉然地说道:“两位皇叔去椒房殿,想来是吃了闭门羹吧!这些时日,母后因父皇再次病重心情不佳。还请两位皇叔多海涵,不要放在心上。侄儿代母后,向两位皇叔陪个不是。”
说完,郑重地抱拳行礼。
魏王世子韩王世子只得侧过身子,避开储君这一赔礼:“哪有这般严重。皇嫂心中忧虑,我们心中都明白,岂会见怪。”
阿奕闻言松了口气,欣然笑道:“两位皇叔胸襟宽敞,令人钦佩。”
魏王世子韩王世子连连自谦,心中各自憋了一肚子闷气。
顾莞宁的强势冷硬令人恼怒生畏。年轻的阿奕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软刀子用得恰到好处!
如此一来,他们两人这口闷气,不咽也得咽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教子
有储君坐镇朝堂,浮动的人心,迅速平稳下来。
阿奕说话行事颇有其父风范,对着众臣十分礼遇。不骄不躁,虚心有礼。遇到不懂不会之处,并不吭声,只默默倾听记下。偶尔出言,也颇有见地。
众臣看在眼底,俱觉欣慰不已。
身为臣子,能遇到温和贤明的天子已是幸运。再得遇这等温和有礼好学上进勇于担当的储君,更是三生之幸。
说句诛心的话,便是天子一病不起,也后继有人。
不过,阿奕到底还年轻,从未批阅过奏折。几位阁老不忍将此重担压到阿奕身上,索性轮流在宫中当值,辅佐指点储君批阅奏折。
首辅王阁老一把年纪,最年轻的崔阁老也不算年轻。每日陪着自己在福宁殿里熬夜,阿奕心中十分感动,私下对顾莞宁说道:“母后,几位阁老轮流住在福宁殿里,陪我熬夜批阅奏折。实在令人感动。”
顾莞宁淡淡一笑:“他们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你,更是为了防备我。”
阿奕:“……”
阿奕听得一愣,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母后为何这么说?几位阁老从未在我面前说过母后半字不是,反倒是对母后赞誉有加。”
顾莞宁瞥了天真善良的阿奕一眼:“他们又不是傻瓜,便是对我有不满,也不会在你面前挑唆。一旦传进我耳中,只会得不尝失。倒不如说些夸赞我的话,对我们母子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