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约翰,你要注意摄影风格。”杜克稍稍想了一下,说道,“摄影要更加黑暗写实,看起来更像是一部警匪片。”
说着,他伸手要来了安娜?普林茨拿着的那张小丑概念图,对自己的艺术指导说道,“尽量让小丑的服装和化妆看起来破旧邋遢一些,避免他看起来像是漫画中的流民,整体造型设计要突出这个角色尖锐和神经质的一面。”
“我明白。”汉娜?瑟琳娜指了指那张概念图,说道,“这只是初稿。我已经仔细的考虑过了,在漫画人物的基础上,我会借鉴反传统文化的流行大师皮特?多赫提和“朋克之父”伊基?波普的风格。”
杜克点了点头,又说道,“这也是在利用滑稽的表演掩饰性格的一种方式,我目的是希望可以挖掘出这个角色更加深层的现实主义特色,对于这个角色来说,打扮成‘小丑’,算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生命火焰华丽的再现。”
整部电影,小丑要比蝙蝠侠出彩的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布鲁斯?韦恩更像是一个超级大龙套。
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份,华纳兄弟一系列的审核工作全部完成,杜克的团队也再次集结,就连克里斯蒂安?贝尔也再次开始训练,蝙蝠侠已经具备了所以立项的条件。
独立日假期刚过,华纳兄弟、dc漫画就连同杜克一起,召开了《黑暗骑士》立项的新闻发布会。(未完待续。。)
ps: 周末,起晚了。。。。
第六百零一章 超人和蝙蝠侠的不同
“罗森伯格,是不是在制作《蝙蝠侠:开战时刻》时,你就有了续集的打算?”
新闻发布会的规模相当的大,华纳兄弟为此专门租用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前厅,尽管到场的记者数以百计,但此刻却相当的安静,似乎生怕错过了杜克的任何一句话,只有站立的记者的提问声四处回荡,“有消息说你一次向华纳提交了三部曲的大纲设定。”
“蝙蝠侠的故事是永远都不会有终结的一天的,这一点你们应该都清楚。”
一只手扶着话筒,杜克稍稍调整了下音量,说道,“当你看过第一部影片之后,就会彻底的明白这个故事不得不继续下去,而我之所以同意拍摄它,是因为我恰好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故事点子,而且也知道如何延续之前的传奇。”
那名记者继续问道,“续集的口碑和质量一向堪忧,你怎么控制这部《黑暗骑士》?”
“《黑暗骑士》的预计制作成本有一亿五千万美元,其实对于这种大制作来说,续集拍摄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你有了更多的预算,制造了更宏大的场面,可是本质上,你仍然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之前的那个自我……”
说到这里,杜克笑了笑,不再透漏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含糊其辞道,“由于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在避免犯下相似的错误。”
记者并不是那么容易死心的,接下来被点名提问的来自《纽约时报》的记者追问道,“罗森伯格导演,这部蝙蝠侠被很多蝙蝠侠的粉丝寄予厚望,他们希望能看到一部比《开战时刻》更杰出的作品,希望能得知更多相关的消息。想必你不会让他们失望吧?”
杜克故意思考了几秒,似乎真的被记者的话打动了,说道,“在我的团队都就位之后,我才体会到制作续集也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工程,因为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所有的角色。包括以前的和新加入的,期待着他们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打动观众。”
既然开了口,杜克也就多说了几句,“《黑暗骑士》在配角的选择数量上可以归类到庞大的范围当中了,但与原著漫画一对比,你就会发现这个数字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所有记者的眼光都在看着他,杜克继续说道,“我们会改变漫画中的一些角色。甚至包括他们的性别。这是我们的改进手段之一,因为我们阅读了所有的漫画,所以只能从中摘录出我们需要的元素,然后根据故事的发展,看看如何改变角色,让他们为我们自己的故事进行服务。”
这番话引发下面一片议论,杜克转头看了看华纳兄弟的杰米?福克斯,对方悄悄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显然对这能引起话题度的言语很满意。
随后,记者将问题转向了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贝尔。
来自《世界新闻周刊》的记者问道。“贝尔先生,你对续集电影一向不感兴趣,为什么继续接拍蝙蝠侠?”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高额片酬和签订的三份合约。
预算中,克里斯蒂安?贝尔一个人的片酬就高达1500万美元,比他出演《开战时刻》翻了三倍。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对记者说的。
“‘重复’同一件事情。实在不是我这种人会有的行为,这一次我之所以愿意用同样的面貌在大银幕上出现,全都是因为杜克。”
克里斯蒂安?贝尔转头看着杜克,说道,“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二次合作了。我非常了解他,所以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如果没有想到一些新鲜且与众不同的故事元素,是不会再接拍续集的。”
他比划了几个手势,“我喜欢杜克灌输给我的这个想法,因为我不是在简单地重复一件以前做过的事情,我的角色将会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和进化,更何况,这里还有一批非常有才华的明星参与,再加上融洽的合作氛围,我没有理由拒绝,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