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春茂侯门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 分章完结299(第2页)

分章完结299(第2页)

——怪道皇后今日要这么详细的告诉自己纪阳长公主偏心二房的缘故!

卓昭节心头一寒复一热,她郑重的退后一步,敛裾跪倒,低声道:“臣妇绝不辜负娘娘信任!”

皇后没有说话,于是卓昭节继续道,“臣妇定然劝说九郎早作决议……劝父亲……当断、则断!”冰冷的话语从略感清冽的唇齿间吐出,卓昭节脑中有片刻的空白,目光却归于冷静。

“好孩子,本宫就知道你是个明理的。”淳于皇后听了这句确切的承诺,这才微微而笑,伸手在她鬓发上抚了抚,柔声道,“起来罢……往后,你会知道,本宫……这也是为了你们好!”

“娘娘的苦心,臣妇不敢或忘!”卓昭节轻声道。

这句话虽然有此刻说给淳于皇后听的缘故,却也是她心里真正的想法。

本来么,卓昭节没过门前就一直听着大房谋害宁摇碧的事儿或嫌疑,本身就对大房没什么好感。说到底,大房是宁摇碧的伯父家,与她可没什么血脉关系。

而她过门才几天?大房那边,先是一个宁瑞婉,再是一个宁娴容,个个遇事就往二房这边跑了求助,倒是一点不拿二房当仇人看。

可哪一次求助,背后不是影影幢幢的藏了不知道多少弯弯绕绕?

卓昭节私心里诅咒大房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这样的话到底不适宜出口罢了!

而且当年明月湖上的暗算,由于是亲身经历的缘故——那黑夜里惊慌失措、连外袍也不及披一件的跳水救人,在夜色下的湖中心惊胆战的寻着宁摇碧的记忆在苏史那的提醒后,时时翻腾出来。

卓昭节清楚的记得那一年宁摇碧似说笑似正经的道:“我父亲只得我一子,若我无幸,自然是祈国公府的子嗣过继,那时候……”

所以,大房不倒,卓昭节总是疑心他们觊觎着宁摇碧这世子之位——这么一房有仇无恩的亲戚,卓昭节觉得淳于皇后既然肯帮打发了,那是再好也没有!

只不过淳于皇后这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白了……

以皇后的身份,要逼死祈国公十分容易,难处就难在了纪阳长公主。

虽然祈国公当年做的事情过分,长公主到现在也是余怒未消。但亲生子总归是亲生子。长公主会对祈国公冷嘲热讽、会坐视宁摇碧处处欺负大房、会明着偏帮二房,但要长公主看着嫡长子去死,长公主究竟做不到。

所以要想彻底的铲除大房,惟独靠雍城侯。

两个儿子里只能保全一个时,长公主必然会选择雍城侯。

但雍城侯同样未必舍得对大房下死手……

卓昭节告退出了蓬莱殿,心神还是有点恍惚。

她正想着要怎么劝说宁摇碧、从而让雍城侯下定决心对付祈国公——忽然有人招呼道:“世子妇?是你在里头?”

却见不远处,唐千夏一袭玉色春衫,绾着精致的飞仙髻,鬓插玉簪,广袖飘飘,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卓昭节才露出笑意,正待和她招呼,却一眼看见了唐千夏身旁两步处还有一人。

广袖深衣,绛袍玉带,虽然年岁已长,但一身儒雅风流的气度,却不逊与正当年少的郎君们,而且儒雅风流里,又带着天家骨血所特有的贵气天成。

卓昭节看清了这人,慌忙欠身行礼:“晋王殿下!”

晋王显然是携唐千夏来觐见皇后的,由于蓬莱殿前的柱子亦是漆成了绛色,大类晋王今日所着袍服。卓昭节今日心里又有事情,又被唐千夏先招呼,居然差点把他看差了。

“不必多礼。”晋王含笑摆手,道,“你是九郎之妇,算起来该叫孤一声表叔,都是自家人,不必太过客气。”

卓昭节依言直起身,抿嘴笑道:“多谢表叔。”

晋王朝她点了点头,才问送卓昭节出来的贺氏,仍旧是和蔼谦逊,又不失皇子的矜持:“嬷嬷,如今母后?”

贺氏微微而笑,道:“皇后娘娘方才与世子妇说了好一会子话,这会乏了。”

听着像是现下不便见晋王与唐千夏了,不想贺氏接着又道,“但既然是殿下过来,婢子进去问一问娘娘,婢子想殿下倒正好陪娘娘说笑会子解乏。”

晋王和气的笑着:“有劳嬷嬷了。”

“殿下客气,这话婢子可担当不起。”贺氏朝他一礼,重新折回殿里去。

卓昭节在晋王与贺氏说话的时候就走到了唐千夏跟前,与她寒暄,唐千夏就问:“你今儿过来与皇祖母说话吗?说什么?”

卓昭节笑了笑,道:“也没说什么……就是如今九郎不在府里,祖母昨儿个又道了乏,我有些家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想着皇后娘娘素来睿智又和蔼可亲,索性腆着脸进宫来求娘娘帮着拿主意了。”

这话半真半假的,唐千夏默默听了,掩袖轻轻一笑,生动如照水之花,盈盈道:“有皇祖母帮拿主意,料想你如今也没什么可心烦的了。”

“可不是么?”卓昭节听出她不信——也确实没什么好信的,她又不是皇媳,就算上头没有婆婆可以请示,纪阳长公主又才道了乏,娘家可就在本城。

即使兴宁坊离大明宫比到靖善坊要近,但把进宫以来的路程和觐见的辰光算上去,还不如回娘家请教去呢!

好歹回娘家总比在宫里自在些。皇后待卓昭节虽然不错,到底不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