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的窗棂都是后补的,两边人物手中的令旗、并袍服、墙砖都有过磕碰。外框散过架,乃至于整块花板从中间那根柱子边缘断成了两半。
怪的是,他之前竟然没发现,直到拿在手中才看出不对。
修补过的地方这么多,痕迹却微乎其微,可见手艺之高?
仔细再看:胶用的是鲟鱼鳔,断纹用的是大漆:即生漆调瓦灰补缺,干后打磨。裂缝用的是蜂蜡,熔后灌入裂中,冷却后又补画的木纹,朽损的连接处改嵌黄杨木舌。
全是古法?
更怪的是,林思成咋看,咋像故宫家具组的修复技法?
总不能,这块花板是从故宫里流出来的?
真别说,如果看材质和雕工,真有几分可能。
在古代,香樟木也是高级木材。除过金丝楠、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之外,香樟排第五。
缺点是木质较软,不适合做笔筒、摆件之类的小件。优点是自带香味,且天然防虫,极易保存。是大型佛雕、家具的上选木材。
故宫之中,许多嫔妃的床、椅、桌、案,都是香樟木的材质。
再看雕工与造型,典型的东阳派(浙江)风格:
构架如画,外廓取势仿宋画折枝构图,衣饰如海棠初绽,人物似墨竹挺节。
虚实结合,云纹间开光纳景,刀法如斧劈华山。曲直相济,直枨如篆书悬针,弯枨似行云流水。
从下到上七重景深,平面浮雕为主,薄、浅、深、高、迭,嵌、圆、镂,九种雕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层次丰富,纹理天然,由粗犷渐精微,纤毫毕现。
设计的好,雕的也好,人物饱满,格调高雅。
林思成顿然有了判断:这张花板绝对是东阳派高手的作品,既便不是来自于皇宫大内,也出自王公贵族之家。
原雕为白木雕,即依料材纹理雕琢,不施漆彩。
包括修复后,也是依据“补旧如旧”、“形不夺势”的准则:既原样复原,不影响美观,却又能看出修复痕迹。
再看这层金漆,百分百这近几年才刷的,真的是糟蹋东西。
但要不刷这层漆,早被人买走了,留不到现在。
不得不说,方进的运气不错。
暗暗转念,林思成点了点头,意思是东西不错,让方进问问价。
花板递了出去,方进已经接到了手中,林思成突的一顿,又把花板抽了回来。
画中的文官,就唯一戴乌纱帽的人物的帽梁背后,好像有两个凹点?
这是官帽,原画不可能在官梁上雕花。又是香樟木,也不可能是虫蛀的孔眼。
如果是磕的碰的,原画破损了这么多处都能全部修好,不可能专门留两处瑕疵。
林思成举起花板仔细的瞅,越看越像是两个小字。
约摸黄米大小,刻得不深,又补了漆,所以只剩了两个小坑。
瞅了几眼,林思成直接问价:“老板,多少钱?”
摊主一直站在边上,闻言伸出手,比划了一下:“民国的老物件,八百!”
“知道是老物件,你还刷漆?五百!”
“这可赖不着我,我收来的时候就这样!”摊主摇摇头,“再说了,要是没刷漆,我至少要你两千!”
只是怕出幺蛾子,林思成故意杀了杀价。对这样的东西而言,多三百少三百压根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