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的色彩层次分明,细节丰富,远超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功能机的显示效果。
“明总,您看!”李鹏飞将手机递到明朗面前,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显示效果,绝对碾压同级!咱们这块屏幕,成了!”
明朗接过这部刚刚被“点睛”,赋予了视觉生命的原型机。
冰凉的触感从手心传来,但他却感觉仿佛握住了一块滚烫的炭。
他仔细地看着屏幕上那张测试图片,又滑动了几下菜单,体验着那种流畅的、几乎没有延迟的显示响应。
他的嘴角,终于控制不住地,向上勾起了一个清晰的弧度。
那是一种看到巨额投入开始产生回报的欣慰,是一种布局落子后看到胜利曙光的满意,更是一种对于未来无限可能的笃定。
“不错。”
他点了点头,将手机递还给李鹏飞,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但眼底的笑意却挥之不去:“显示基础达标了。接下来,鹏飞,你的任务更重了。”
“明总您说!”李鹏飞此刻信心爆棚,干劲十足。
“第一,基于这块屏幕和现有硬件,尽快完成‘光速一号’全部功能的整合调试,拿出可以稳定运行的工程样机。我要带着它,去会会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和渠道商。”
“没问题!给我一周时间,保证搞定!”李鹏飞拍着胸脯。
“第二……”明朗的目光变得深邃:“欧阳兄弟那边,已经在全力攻关电容式多点触控技术。你要提前做好技术对接的准备,主板设计、系统驱动层,都要为将来平滑升级到触控屏留出空间和接口。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做一个模仿者。‘光速一号’只是敲门砖,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搭载我们自研触控技术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李鹏飞神情一凛,重重点头:“我明白!硬件架构上,我们已经做了前瞻性设计,驱动层面也可以进行模块化升级。只要欧阳他们那边技术突破,我们这边随时可以跟上!”
“好!”明朗对李鹏飞的反应很满意:“钱胖子联系的货车很快会到,将第一批稳定良品率的屏幕陆续运过来。你这边抓紧测试、组装。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至少五十台可以用于演示和测试的工程样机。”
“五十台?一周时间有点紧……”李鹏飞下意识地计算着工作量。
“人手不够就招,设备不够就买。”
明朗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许晚晴或者打我电话。我只看结果。”
“是!明总!保证完成任务!”李鹏飞挺直了腰板,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动力。
交代完毕,明朗最后看了一眼工作台上那部已经点亮屏幕、仿佛获得了新生的“光速一号”原型机,转身离开了无尘车间。
走出光速科技的大门,冬日的阳光依旧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但明朗的心,比这阳光更加炽热。
屏幕的成功下线与点亮,意味着他构建的“屏幕-硬件-软件”铁三角,已经稳固地迈出了第一步。
他坐进Z4驾驶室,并没有立刻启动车子,而是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晚晴姐。”
“小明?测试怎么样?”电话那头,许晚晴的声音带着关切。
“很成功。”
明朗言简意赅:“告诉欧阳兄弟,他们立功了。也告诉钱胖子,后续屏幕的供应,必须保证质量和稳定。还有,鹏飞这边需要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明白,我这边会协调好。”许晚晴干脆地应下。
“另外……”
明朗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江州的城市轮廓,语气带着一种战略家的深远……
“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我们下一代产品的概念规划了。等欧阳兄弟的触控技术有了眉目,我们要第一时间,把‘智能’这两个字,真正做出来。”
“我现在过来接你……”
挂断电话,明朗发动了汽车。
引擎的轰鸣声,如同他内心奔腾不息的野心与蓝图。
江州的天空下,红色的跑车再次汇入车流,驶向未知却又仿佛清晰可见的未来。
一个由屏幕点亮的技术时代,正随着他的车轮,滚滚向前。